站内搜索: 类别选择: 热门搜索: 俞氏谱局   安氏谱局   专业修谱公司   云码宗谱软件
姓氏杂议
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姓氏杂议
论邓姓之源在邓州
类别:姓氏杂议 浏览次数:5880次 发布时间:2015-11-24 09:36 评论交流
一、邓字之由来
邓是后世的字,在甲骨文中从无邓字,而是登字,豆字头上左右各一止字,止代表足。一个人怀抱一个豆,脚向高处上称登。登字源自远古邓林一带的三苗族。涿鹿之战,蚩尤战败被杀,其所率的九黎族纷纷南逃成为三苗族,他们不忍心离开故土中原,便凭邓林之险,聚集复仇,打回中原。当他们战败逃离中原时慌不择路,只抱着豆往林里钻,象征民以食为天。登字演化到后世,在邓林这一带出现了国都、城池、便给登字加邑旁,又经汉字简化成了今天的邓字。
二、天下邓地知多少
(一)邓林之广:古今称邓地者,地盘最大的属邓林。
邓林与中国神话传说人物夸父有关。《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在当时著称于世。《史记·礼书第一》记述春秋时楚国地理位置优越时也说:“汝颖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阻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荀子》亦称邓林为天下之险。祢衡《鹦鹉赋》:“想崑山之嵩岳,思邓林之扶疏。”陶潜《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八:“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杜甫《风疾舟中书怀三十六韵》:“瘗天追潘岳,持危觅邓林”。柳亚子《次韵答沫若》:“要作补天娲后石,肯同投杖邓林戈”等。在中国原始社会,最著名的山是五岳,最著名的水是黄河、长江,最著名的陵是伏羲太昊陵和巴陵。传说古代湖北、四川、山西三省交界处的大巴山,有一种蛇称巴蛇,可吞象,三年吐其骨。巴蛇被羿追杀到洞庭湖内,终于把它杀死,其骨堆积湖岸成山,古称巴陵。最著名的林,称邓林。
邓林系我国原始社会闻世最早,地域最广的原始森林。
(二)邓墟之古
邓墟,见于古籍所著的时间是原始社会末期帝舜时代。中国远古时代称三皇、五帝,舜为五帝中的最后一帝。当他带领族众到古邓州大地时,这里已称邓墟了。所谓墟者,居也。据字书注,原来有许多人家聚居,而后这里的人已迁徙,被荒废的地方称“墟”。据《庄子·徐无鬼篇》载:“舜有膳行,百姓悦之,故三徒成都,至邓之墟十有百万家。”《路史·后纪十一》亦载:“舜其仁也乎,编蒲处罟,躬耕处苦,而民从之。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至邓之墟而百千万家。大小悦之,秀士以从,熊陶、方回、续牙,伯杨、东不訾、秦宇、灵甫,不辟而至,为之七友。”……今邓州市赵集乡朱岗王一带,民国时还叫“舜友乡”。朱岗王村西有一大土丘,叫“七友墟”,丘高四丈许,方圆三、四华里,丘旁有一草河,河水澄碧,溪流泱泱,堤上的野花岸柳,倒映在水里,独有一番情致。丘下村旁有一石碑,碑上有诗一首:迟日暖暖度前除,直到中和二月初。草透堤岸黄上柳,风光逗留“七友墟”。
上文所谓至“邓之墟”。说明在舜抵邓之前,已有人聚居。远古时代的中原地区,以姜姓炎帝部落和姬姓黄帝部落,长期征战不休,战争的核心是争夺天下共主地位。最著名的涿鹿之战,炎帝裔孙蚩尤被黄帝战败所杀。其所率领的九黎族有一大支逃亡南方,成为三苗族。由于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及土壤条件,远不如中原优越,故三苗族时时不忘北返中原故土,其复仇、反抗心理代代加剧。如《山海经·海内西经》所载的刑天,乃为众所周知的复仇形象。刑天同样系炎帝的裔孙,在涿鹿之战被黄帝砍去头颅,“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为舞”。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云:“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充分表现了以蚩尤为代表的三苗族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中原以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集团及其后裔颛顼、帝喾、尧、舜、禹等代表华夏集团,为防御三苗族的北返入侵,在该二集团的分界线上,西至秦岭西端的朱圉山,东到大别山,连山为固,无山之处以石砌干垒,东西形成千余里的大方城,应称之谓“史前华夏南界长城”。
当初,在此古长城之南,正是广袤无际的原始森林邓林之所在。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又土地肥沃,加之人口稀少,很少因生活生产对植被、土壤等自然生态环境人为的破坏。所以,来自曩古自生自灭,历经千万年的古邓林,成了三苗族的宿营地。上文所说的夸父,也同样是炎帝的后裔,三苗族的一位首领,率其族众,聚落群居于今南阳盆地西南边沿,虎视中原而不泯志。显然,夸父所率的部分苗蛮族的聚居范围,在伏牛山脉方城山以南,汉水以北,即今邓州市一带,《路史后纪·卷四·炎帝下》云夸父善奔跑,“以驶臣丹朱。”丹朱者,帝尧之子。因行为不规,故帝尧决意选定舜为继承人,将丹朱流放于今邓州西邻的淅川县丹江之滨。为此,丹朱联合当地的夸父三苗族反叛帝尧,阻止舜继位,而帝尧率众战三苗于丹水之滨。《山海经·大荒北经》:“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三苗族在邓林开辟战场,一次次地被华夏族打败,其头目纷纷被杀害,他们弱不胜强,只得向南败退迁徙,所以在舜率众抵达邓林时,这里却称邓墟,显然为三苗之墟。其实舜率众抵达邓墟,也是为追击三苗族。《邓州市志》第657页记载:“有虞氏的首领舜,为了接替尧(陶唐氏的首领)取得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深入丹江地区征伐三苗,首先进入今邓州市一带。”综观舜的一生,不灭三苗死不瞑目。《尚书·舜典》载:“(舜)窜三苗于三危(即今甘肃省敦煌的三危山)。”又《淮南子·修务训》载:舜“南征三苗,遂死苍梧”,“葬于九嶷山”。
由上文所述,可见,邓墟之古。
(三)春秋战国邓地之所在
上文所述邓林之广、邓墟之古,均在原始社会末期,春秋战国见于史册的邓地除邓国在今邓州境内外,另有四处:一、邓城,位于今湖北樊城北12华里,形成于邓国被灭之后。二、邓地,在今山东省兖州境,春秋时鲁国地名。《路史·国名纪卷己·古国·三皇之世》:“黄帝臣,邓伯温,鲁地。隐十年,齐鲁盟处。”(笔者注:有学者称邓伯温在古邓国之地,误。)《左传·鲁隐公十年·周桓王七年·公元前713年》:“正月,鲁隐公会齐侯、郑伯盟于邓”。即此。三、邓邑,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春秋时蔡国邑名,后属楚。《左传·桓公二年·周桓王十年·公元前710年》:“蔡侯,郑伯会于邓”即此。四、邓地,在今河南省孟县西,战国时韩地,后属魏。“周赧王二十四年,秦左更司马错取轵与邓”。“秦昭王四十二年,封公子悝于邓”二地均在此。
(四)战国后的邓地
战国以后除今河南邓州,全国冠邓字地名多处,分述于后:
羌邓州:位于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黑河乡。
邓川县:元代曾改邓川州(笔者注:称邓州者误)。旧县名,位于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1960年并入洱源县。
邓柯县:旧县名。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金沙江和雅砻江上游间,1978年撤销,并入石渠、德格两县。
邓至城:四川松潘县东有邓至山,下有邓至城,邓艾取川所至。
邓城镇:在河南商水县西北沙河南岸。
邓塞城:在湖北襄阳县东。
邓公山:在江西德兴县东三里,旧名银山。
邓家山:在福建龙岩县,产铝矿。
邓尉山:在江苏吴县西南七十里,汉代邓尉隐此而故名。
等等不一而足。
(五)河南省邓州市境内邓姓聚居及冠邓字村庄(共10处)。
邓岗:九龙镇邓岗行政村,市区西北21.4公里,文渠街西7.7公里,邓姓于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此。
邓桥:构林镇杨渠村,市区东南20.1公里。构林东北5.3公里,与陈姓同村。
邓营:夏集乡邓营行政村,市区北12.2公里,夏集西2.2公里。
邓营:陶营乡任营行政村,市区西南12.5公里,陶营南2公里。
邓庄:林扒镇千兵行政村,市区西南22.5公里,林朳西北5公里。
邓庄:腰店乡草寺行政村,市区东10.7公里,腰店南2.2公里。
酒店:城郊乡金营行政村,市区东5.6公里。清初邓州城小东关街邓姓在此开酒坊,故名。
八姓庄:白牛乡干渠行政村,市区东北15.6公里。白牛西北3.2公里,椒子河东岸。据传,清中叶米、邓、陈、刘、李、邹、王、罗八姓迁此,故名。
邓庄:裴营乡许营行政村,市区西北3.5公里,裴营南8.5公里。据传,原有邓姓为东汉邓禹后裔,由新野迁此,称邓庄。清康熙三年李姓由小河石家迁此,现无邓姓。
铁匠庄:桑庄镇尹集行政村,市区东南11.5公里,桑庄西5.5公里。据传,明初邓姓居此,名邓家庄,明末李姓兄弟由湖广嘉鱼县柏树李林东营迁此,以打铁为业,易今名。
三、天下邓姓源邓州
中华姓氏寻根,分血缘寻根和文化寻根,中华民族无不承认自己系伏羲女娲、炎黄子孙。在文字未产生的夏代以前,均被称谓传说时代,在漫长的传说时代里,所产生的姓氏几乎与有文字以后所产生的姓氏数量相等。在中国若不承认传说时代,就等于不承认我们的祖宗,进而也否定了自己。使自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将是最大的耻辱。
(一)姜姓邓氏植根古邓州。
传说涿鹿之战后,炎帝姜姓后裔三苗族被迫逃离中原聚居邓林,其中一支,在夸父率领下盘踞于古邓州大地。部落聚居地又被史料习惯地称谓国,故称邓国。然而,中原强大的华夏族并不罢休,继续驱逐邓国的三苗族。三苗族原本是致死不却的民族,即致死决不退却,于是聚居于邓国的南疆边界,即今湖北省汉水以北樊城北12华里的邓城镇,仍虎视中原而志不泯。那个时候邓林、邓国与夸父、三苗齐名于世,迨舜率兵抵达邓国腹地驱逐三苗时,称此地为邓墟。逮大禹率兵与三苗鏖战于邓墟,在此建都城,史称禹都。而隗姓长狄族又于邓城北部建穰侯国,与禹相抗衡、对持。正当三苗族会猎邓国与禹决一死战之际,邓林一带发生了千年不遇的冰川期,气候极度下降,人们为抗寒灾,到处燃火取暖。为此,引发多处火灾,现今邓州穰东还有火烧庄、龙堰又有火烧唐家村等,地名遗迹尚存。因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三苗族不得不似潮水般地向南迁徙,分布于祖国的南方,东南沿海,大西南边陲,成为后来的各少数民族,也有的至后世陆续漂泊海外五大洲。他们为怀念故老家园邓林、邓国,纷纷以地、以国名为邓氏。此为第一批产生的邓氏。该批邓氏的特征是:系清一色的三苗后裔,当然也是炎帝姜姓之裔孙。播迁的范围较广,路途较远。时间较久,约在公元前2205年前后,唐代张鷟《朝野佥载》曰:“邓夸父与日竞走……。”直呼夸父为邓氏。邓姓,在西汉之前称氏不称姓。可见,夸父是天下邓姓第一人。
(二)姒姓邓氏源出古邓州
大禹之子启建夏朝,启之子太康继位,史称“夏启荒政”“太康失国”。夏朝被东夷族后羿、寒浞相继篡位。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为兴夏灭夷,东山再起,封其支子于邓国,在仲康之祖父大禹所建的都城禹都,即今河南省的邓州市区,称姒姓邓国。仲康嗣子名相,继夏朝位被寒浞所杀,相妻怀身孕逃回娘国有仍氏部落,生子少康。逮少康还都中兴夏朝,邓国仍作为同姓国,屹立于诸侯之林。姒姓邓国约于公元前2150年仲康封子于邓(今邓州市),至公元前1134年周武王建立大周王朝,历夏经商至周,千余年间,含辛茹苦,生息繁衍,虽邓国国名始终未改,却几易其主。
邓国,除姒姓外,另据张祖耀、周光林根据已出土的邓国铜器铭文考证,邓国又有楚国芈姓说、穰侯国媿姓说及三苗孑遗说等。
姒姓邓国所代表的中原华夏族势力强大,但仅限于史前南界长城以内的中原地区。姒姓邓国正处在史前南界长城以外的邓林,即处在三苗族的包围之中,长期处在与周边拉锯式的战争中。据考证炎帝部落初以羊皮、羊头挂在高杆上为族号标志,故炎帝姓姜,以羊和女组成姜字。楚族,原为三苗的分支,以羊叫声芈为姓。姒姓邓国在夏、商时其西部的丹江之滨,今淅川县的丹阳一带,正是楚族的发祥地,后成为楚都丹阳。楚与大禹之后的邓国有不共戴天之仇,二国长期战争,邓为楚战败而取代,故姓楚国芈姓。同理,邓又与北部的隗姓穰侯国长期战争,邓为穰战败而取代、故改为穰侯国长狄族的隗姓。古隗与媿同。又当初被尧、舜、禹所率的华夏族驱赶到邓国南界、汉水江岸以北今湖北樊城的邓城镇而聚居的三苗族,无时不在联结周边散居的同族人,打回故国,与姒姓族人决一死战,收复失地。显然,姒姓邓国不是姜姓三苗族的敌手,国被暂时被取代,故邓国又有三苗孑遗之说。
综观姒姓邓国,自夏经商至周,千余年间,虽几经丧国易主,而姒姓仍为主流,其原因有强大的中原华夏族作后盾,每每保其还国复位。至西周初年,邓国被改封为姬姓君主,在大周王朝的威慑下,原邓国君臣未进行武力反抗便俯首称臣,仅以国名为邓氏。该邓氏的特征是其血缘源流,虽以夏朝姒姓为多数,但也有楚国芈姓,穰侯国隗姓,也有三苗族姜姓,而且未向远方播迁,散落在邓国周边,有的甚至保留原户籍未移动。这里居民仍保持夏朝人的诚信淳朴,办事尽心竭力的优良传统。正如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货值列传》所赞誉的﹕这里还有夏先王传下来的风尚。
(三)姬姓邓氏发脉邓州大地
周文王姬昌原在商朝末年,成为商纣王重臣,被封为西方的霸王,号称西伯昌,又与九侯、鄂侯位列“三公”。纣王无故杀害九侯,引起西伯昌同情,说一些公道话,而被纣王下到监狱羑里,若不是群臣竭力营救,定死狱中无疑。九侯,系三苗族前身九黎族一位首领,涿鹿之战后,蚩尤所率领的九黎族大部分南迁,改为三苗族,留居中原的少部分九黎族建为黎国,其国君称九侯。可见,西伯昌即后世的周文王与三苗族源远流长。又据《尚书·牧誓》、《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伐纣时,有庸、蜀、羌、髳、微、纑、彭、濮八个小国参战。据孔安国解:其中的髳,即三苗一支的后裔,而其他七国,均为三苗的分支。显然,三苗族为大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在原邓墟(今邓州市)上的姒姓邓国,初封时的动机即驱逐三苗族,世代与三苗为敌,加之邓国又处南北要冲,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西周初年邓国在灭难逃。西周武王、成王所封的同姓姬姓国48个,其中就有邓国。所以《左传·昭公九年》周大夫詹桓伯回忆西周初年盛世时说:“及武王克商,……巴、濮、楚、邓,吾南土也。”《国语·郑语》亦有记载:“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均说明邓国虽国名未改,却易为姬姓之主。至公元前678年,楚文王灭邓国。因邓系文王母舅之国,非但未穷兵黩武,相反给予了很多优惠条件,使大多姬姓邓氏和平过渡为楚之国民。
(作者系邓姓文化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