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类别选择: 热门搜索: 俞氏谱局   安氏谱局   专业修谱公司   云码宗谱软件
姓氏杂议
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姓氏杂议
中国最稀有姓氏知识大全(完全版)
类别:姓氏杂议 浏览次数:8448次 发布时间:2015-07-24 10:15 评论交流
      中国最稀有姓氏知识大全(完全版) 桃李斋主 整理 我国到底有多少姓氏,至今尚未有一个精确的统计。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 (公元 960 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 408 个,复姓 30 个,共 438 个。发展到 后来,据说有 4000 到 6000 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 1000 个左右。近年出版的《中国姓氏 纪编》共搜集姓氏 5730 个。台湾出版的《中华姓符》里面共收姓氏 6363 个。 《中华姓氏大 辞典》收入的姓氏多达 11969 个,其中单字姓 5313 个,双字姓 4311 个;三字姓 1615 个, 四字姓 571 个,六字姓 22 个,七字姓 7 个,八字姓 3 个,九字姓 1 个。由于姓氏本身还在 不断发展变化,据专家估计,我国姓氏大约有 18000 个。 所谓百家姓,是虚指,其实,民间的姓氏五花八门,很难统计。没人给中国姓氏一个准 确的数目,只能描述个“大概其” 。有的模糊其词,说 8000 多个;也有言之凿凿,说有 4100 个。除常见姓氏外,还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独特姓氏。少见,自然就多怪。 四川遂宁市档案馆职工陈历甫花了 30 多年自费到全国各地收集了 10129 个中国姓氏,并整 理成《中国姓氏书法大辞典》出版,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读者强烈关注。中国科学院遗传 研究所杜若甫研究员异常兴奋,将自己毕生收集的姓氏成果不计报酬地送给了陈历甫。3 年 中,陈历甫又收集了 9860 个姓氏,加上第一次收集的,总共姓氏已接近 2 万个了。 器官名称有:头、骨、心、肾、肠、手、爪。 动物名称有:鸭、鸽、羔、狼、鸡、猴、狗、蛇。 气象名词有:雪、风。 日常用品有:瓜、桃、琴、窗、盒、筷、葫,柴、米、油、盐、茶。 性别名词有:雌、男、嫂。 数字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 七十、八十、九十、百、千、万、亿、兆都是姓,拼音“H(读he‘和’”“T(读yu )、 an‘园’ )也是姓。 动词有:笑、揉、猜、拣。 色彩名词:赤、橙、黄、绿、青、蓝、紫??生活中常见的 13 种颜色,全都是姓。 朝代名称:夏、商、周、秦、汉、魏、蜀、吴、晋、隋、唐、宋、金、元、明、清。 这些稀有姓氏,最多也几十人,最少的只有一位。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姓”本身也成 为一个姓氏,而罪、癣、哑、冢、脏、孬、骚、屎、尿、厕、粪、尸等在常人看来有点“问 题”的字,竟然也都被人用作姓氏。在姓氏大省河南,甚至还有“妻、妾、骂、邪、嫖”等 姓。 还有一些连《康熙字典》上都找不到的字,竟然也是姓。 “冚” (读密) ,浙江省有此姓 氏。“¤杏” “ (读绵) ,郑州大学一学生的姓氏。四个繁写的马“ ”字(读驷) ,是河南某

地区的姓氏。 “妇”姓。具有军事才能并统率 1 万 3000 名将士的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就姓“妇” 。 姓氏,是中国文明中一个极为独特的文化现象,每个姓氏背后,都隐藏着一段真实的故 事。除了上述这些罕见的姓之外,我觉得,还有五个既非常罕见,又“望而生畏” 。 (一)死 据说是倒数第二“小姓”“死”姓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 。 字复姓发展而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非常避讳这种事情,不愿意张嘴闭嘴“死来死去 “的。可是,以此为姓,就没办法了,无非令人产生不吉利的印象。 (二)难 有人统计过,这是中国倒数第一姓。但是,我以为,一家之言,并不一定准确。毕竟很

多姓氏,只有一个人。怎么来衡量哪一个姓氏的人数最少呢?这个 “难” ,读去声。分布在 河南四座小村里,世代居住在此的男女老少,全姓“难” 。这让外界联想到灾难、困难等不 愉快的事情。殊不知,韩国人看来,这就是自己的祖根。据说,河南曾出土过一块南北朝时 期的石碑, 记载一名鲜卑族官员——难楼。 “难” 姓随鲜卑北迁,松花江当时也改名成了 ‘难 江’ 。几经辗转,难姓鲜卑族才涉足朝鲜半岛。 (三)黑 任何文化都崇尚光明正大,黑,往往有不祥的预感。而这个字作为姓氏,却读作“贺” 。 只是落到纸上,较为尴尬。 (四)老 一降生,就要被称为“老??” ,不愿意也得这么叫, “老”字跟你一辈子。比如还穿开 裆裤的“老豆豆”“老宝宝” 、 ,尚未出阁的“老女士”“老小姐” 。叫起来,两别扭。这个 、 姓,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萨克达”这个满族姓更改汉姓而来,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萨克达”的满语就有“苍老”的意思。一说是广东佛山的四大土著姓氏之一,现在佛山 南海区西南的“世老村” ,大多姓老。 (五)毒 这个姓,叫起来、听起来都非常吓人。谁愿意和“毒先生”“毒太太”打交道?哪怕这 、 些姓氏的人,再古道热肠,也让陌生人滋生几分畏惧。据说,台湾嘉义县太保市过沟里就有 一户毒姓人家,其祖先是清朝的翻译官。几代单传后,如今,已繁衍出了男丁六人。 皮,卡,甘,寻 ,凡 区: 音为ōu(欧)常有人读为“区”(qū)。 黑: 音为 h?(贺), 常有人误读为“黑” (hēi)。 盖: 音为 gě(葛) ,常有人读为“盖” (gài)。 查: 本是检查、考查的意思,念 chá,但作为姓氏要念 zhā,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 的本名便是查良镛。 教 指传授、教授之意时念 jiāo,但作为姓氏时要念 jiào。 任 本是信任、担任、任何之意,念 r?n。作为姓氏时念 r?n,代表人物有老一辈革命家 任弼时同志。 曾 指曾经、未曾之意时念 c?ng,但作为姓氏时要念 zēng。古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曾巩、清代名臣曾国藩,今香港特首曾荫权。 缪 本是修缮的意思,如用在“未雨绸缪”时念 m?u,但作为姓氏时念 miào,代表人物 有清末著名宫廷女画家缪素筠。 晟 本是光明之意,念 sh?ng,如广东省有大型企业广晟集团。但作为姓氏时念 ch?ng。 单 本是不复杂、独一的意思,念 dān,但是作为姓氏时念 shàn,三国时期著名谋士徐 庶化名就为单福。隋朝名将单雄信。 乐 是一个多音字,念 l?或者 yu?,作为姓氏时念 yu?,代表人物有战国后期著名军事家 乐毅。 员 又写成“贠” ,本意是成员,读 yuán,但作为姓氏时念 yùn,郑码:ZSLO,U:8D20, GBK:DA4F 笔画数:6,部首:贝,笔顺编号:542534,前人在用行书和草书书写有带 有“口”字的字时,由于运笔较快, “口”字常常是用“厶”一笔写成(当然手写时没有棱角, 而是略带圆形的),当这些手写体被不同的印刷坊方块化以后,就形成了异体字。如“兖、 兖” “滚、滚” “句践、勾践”“貟(贠)”和“员(员)”的情况也是正是这样, 。 “貟(贠)”字头 上的“厶” ,其实就是“员(员)”字头上的“口” 。 仇 作姓氏时应读作 qíu 华 作姓氏时应读作 huà ,代表人物华佗

尉迟 其中的尉应读作 yù 万俟 作姓氏时应读作 m? qí 有姓“胖”的, “土”的, “种” (崇音)的, “酱”的,真是无奇不有,有一个大学教师 是“公” ,他说:同事间称呼有“老张,老李,老王” ,就是没有人喊他“老公” ,听之后觉 得挺逗的。 千奇百怪的中国稀有姓氏 姓氏是家族血缘的标志, 更是文化传承的基因, 这些稀有姓氏, 承载了特殊的人文内涵, 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呈现出更加丰富生动的文化面貌。在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今天,由稀 有姓氏引发的文化现象尤其耐人寻味,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个侧面触摸当代人的某种文化心 理。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一些大众闻所未闻的稀有姓氏随着普查的深 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甚至被称为 “熊猫姓氏” 今年 10 月新编纂出版的 。 《中国姓氏大辞典》 , 共收录了 23813 个汉字姓氏,除了“赵钱孙李”等耳熟能详的姓氏之外, “一二三四”“赤 、 橙黄绿”等稀有姓氏也详细在列。 姓是家族血缘的标志,更是文化传承的基因,这些稀有姓氏,承载了特殊的人文内涵, 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呈现出更加丰富生动的文化面貌。在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今天,由稀 有姓氏引发的文化现象尤其耐人寻味,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个侧面触摸当代人的某种文化心 理。 千奇百怪皆入姓 所谓“熊猫姓氏”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姓” 。说起小姓涉及的范围,可以用一句流 行语来概括,那就是“没有什么不可以! ” 生活中常见的颜色如红、绿、赤、橙、青、蓝、紫等是姓氏,五彩斑斓;开门七件事中 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姓氏;头、骨、心、肾、肠、手、爪等器官是姓氏;鸡、 羔、猴、狗等动物名称是姓氏;雪、风、电等气象名词是姓氏;数字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十等是姓氏;动词笑、揉、猜、拣是姓氏;方位词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也 来“凑热闹”?? “熊猫姓氏” 生活中的趣事可真是不少。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有得乡, 他这个 “有” 引发的故事就“可以讲满一箩筐”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苏州开“有得乡音乐会” 。在入场 口,他听一个观众指着“有得乡音乐会”横幅对同伴说: “这个乡的名字真不错,谐音就是 ‘有德’ ,很有涵养啊。 ”继而疑惑地问: “可是,这个乡镇在哪儿?怎么没听过?” 安徽芜湖人中山崛则经常遭遇“你是姓中还是中山?” “难不成是广东中山人?” “您是 日本人吧?”之类的疑问,每次都费尽口舌。后来他到日本大阪,发现那里姓“中山”的人 比比皆是。他遍查家谱、咨询专家,终未完全弄清“中山”的来历,只是模糊地知道好像与 古代的地名有关。 嫁到浦口区的西凤来自安徽砀山县,在村里“西”是头号大姓,直到走出家乡才意识到 这个“西”有多稀罕,因为她和在外打工的两个姐妹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姓西的本家?? 有一些稀有姓氏,在传统的文化语境里,生来“不讨喜” 。武汉的操先生差点因姓离婚。 他 28 岁初尝为人父的幸福,张罗着替孩子取名时,问题来了:妻子嫌操难听,怕宝宝也像 他一样,从小被人笑话,要孩子随自己的姓,操先生不同意。夫妻俩谈不拢,引来双方父母 加入,闹得不可开交。妻子气到要分手。无奈的操先生只好上网集思广益。网友热心跟帖, 有人替宝宝取“操盘”“操帅”等有趣的名字;有网友则安抚道: 、 “这么冷僻的姓,重名率 非常低” ;有人则宽慰起妈妈: “不要在意,身边有人也姓操,发展可好了。 ” 著名姓氏研究者王大良告诉记者,我国目前使用的姓氏近 4000 个,其中占人口总数 99.6%以上的人只使用 500 个姓氏,95.5%的人只使用 200 个姓氏,85%人只使用 100 个姓

氏。小姓总数达 3000 多个,这些姓氏人数最多的有几万或几十万,而最少的只有 1 个人。 “小姓中既有古老的姓,也有新生的姓;既有单姓,也有复姓。它们都有自己的历史,而每 段历史几乎都蕴含着动人的故事和传说。 ”王大良说。 故事可讲一箩筐 生活中,小姓时不时地会给主人“惹麻烦” 。 在某杂志社工作的罗雨田至今提起那个叫“老家杨”的小学同学还乐不可支。 “每次下 课我们都笑话他‘你咋不叫老子啊’ 。还有调皮的男同学直接建议他叫‘老婆老公’ ,哈哈。 ” 记者费尽周折联系上老家杨,他说: “那时候自卑啊,埋怨父母怎么不挑个好的姓给我,特 羡慕普通的姓。 ”他穿开裆裤时被叫做“老宝宝” ,未出阁的姐姐被叫“老姑娘”“老小姐” 、 。 有一次上学,教导主任拦住他,斥责他乱改名字: “哪有人姓老啊! ”长大了,有一次骑摩托 车违章,警察问名字,他如实报上,警察严肃警告“不要骗警察” ,他只好拿出身份证?? 据介绍,老姓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萨克达”这个满族姓更改汉姓而来,已经 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满语“萨克达”有“苍老”的意思;一说是广东佛山的四大土著姓氏 之一,现在佛山南海区西南的“世老村” ,大多姓老。也有人传此姓最早出自颛顼高阳氏, 《通志》也说它是“颛顼子老童之后” ,以名为姓。当然,更多的人觉得老姓该与道家学派 创始人老子有关。 老子本来姓李名耳, 世人尊崇他为老聃、 老子, 他的后代中便有人改姓老。 在网友看来,姓“老”很多时候其实还讨巧了,姓“鸡” “死” “难” “黑” “毒”的那才 “情何以堪啊” 。姓鸡?有人怀疑这是网友恶搞,世上哪有这么奇怪的姓?台湾人鸡启贤为 了证明家族姓氏的存在,上网亮明身份证。现在还是高中生的他,因这姓氏, “一出生就是 风云人物”“一出生就叫小鸡,绰号有鸡排、鸡屁股、鸡胖,连老师也跟着叫。“每次自我 。 ” 介绍都造成轰动。 他喜欢吃炸鸡, ” 同学常笑他 “干嘛吃自己人” 路上看到鸡大家就叫他 , “认 兄弟” ;老师也曾在课堂上突然问他: “天亮了,你怎么不叫?” “我只好咕咕咕! ”关于家族 姓氏来源,版本多样,目前尚无权威考证,但鸡启贤和大多数的鸡姓人一样,更相信鸡姓是 由姓氏“奚”演化而来的。鸡启贤说,父亲鸡勋昭曾通过户政系统找亲戚,还说“我以后要 生儿子,姓不能断绝” 。 据专家介绍,很多小姓都是从少数民族姓氏演化而来。比如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的 “死”姓,是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的。据传是中国倒数第一姓的“难” 姓(作姓氏时读去声) ,主要分布在河南四座小村里,世代居住于此的男女老少都姓“难” 。 “难”不讨人喜欢,但在不少韩国人看来,这就是他们的祖根。据说,河南曾出土过一块南 北朝时期的石碑,记载一名鲜卑族官员——难楼。 “难”姓随鲜卑北迁,松花江当时也改名 成了“难江” 。几经辗转,难姓鲜卑族才涉足朝鲜半岛。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嘉义县有一 户毒姓人家,其祖先是满清的翻译官,几代单传后,如今,毒家已繁衍出了男丁六人。 传承新造费思量 纵观几千年的姓氏发展史便可以发现,如今的大姓、小姓,起初差别很小,之所以后来 两极分化,是因为不同姓氏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方式,差别渐大。大姓“大”起来的原因是它 不断吸收、融汇别的族人,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而小姓则采取相反的措施,不但不吸纳别 族,还要从自身分族析出其他姓氏,自己的族群因此而渐渐变“小” 。 个别新的小姓并非传承自祖辈。 苏州有一户人家, 长辈无人姓 “点” 新生儿却姓了 , “点” 。 原来是姓蒋的爷爷、姓宋的奶奶、姓卞的外公以及姓沈的外婆都想争得孩子的“冠名权” , 自然谈不拢,于是,四人商议为男孩取新姓“点”——该字结构是上边一个占有的占字,底 下四点,四点分别代表蒋、宋、卞、沈四位老人的姓。对老人而言, “点”表示四姓(家) 共同占有这个孩子;对孩子来说, “点”表示拥有四姓老人的共同关爱。后来男孩以点佳浩 为名上了户口。 其实,历史上曾有点姓,但写作“點” ,据说《太平图话姓氏综》上就有收录。后来,

“點”简化为“点” ,但内涵与“四姓共有”的“点佳浩”的“点”有区别。 “點”姓可写作 “点”“点佳浩”却不能写成“點佳浩” , ,不然“四姓共有”的美好愿望就没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自创叠加姓氏,成为很多小夫妻解决孩子“冠名权”问题的主要方 法。从教多年的朱老师表示, “以往孩子有 4 个字的名字,一般是传统的复姓欧阳、司马、 中山,现在一个班里,会出现一两个 4 个字的名字,比如‘李杨’‘王陈’ 、 ‘孙许’等。开 始还以为是弄错了,现在见怪不怪了。 ”记者的一位年轻同行叫做韩飞周游,每次活动签到, 主办方还以为他们单位来了两个人呢。除复姓外,还有孩子的名字巧妙地嵌入了父母的姓, 如姓朱的父亲和姓陈的母亲,孩子取名“朱佳晨” 。 针对层出不穷的夫妻为孩子姓名争吵的新闻, 专家表示其实大可不必, 姓名只是一个社 会标签,孩子开心与否更重要,根据现行法律,孩子随父母谁的姓都可以,与父母的血缘关 系都是无法改变的。 古语云“坐不改姓,行不更名” ,但在那些常被人起绰号、开玩笑的“熊猫姓氏”者里, 动过改姓念头的大有人在。对此,王大良觉得,大众不要随便开小姓人的玩笑, “无论有无 恶意,说者或许无心,听者肯定有意” 。至于改姓,他表示“稀少姓氏应该得到保护。《中 ” 国姓氏大辞典》 的编纂者之一、 中国科学院姓氏研究专家袁义达研究员更是对改姓之举连连 摆手, “不要改不要改” 。他说,中国姓氏由父系世代传递,类似于人类 Y 染色体的遗传,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众多的小姓、奇姓、罕见姓不仅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传,有 的还保存了一份独一无二的 Y 染色体遗产。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多一个姓,不仅是多了 一份家族史、文化史, 更多了一部基因史。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羡慕小姓的大有人在, “在 崇尚个性的今天,顶着一个特别的姓,多酷啊。 (朱秀霞 孙庆 贾梦雨) ” 稀有姓氏的乐趣与烦恼 姓逯,却被念成逮;姓满,总被误认是少数民族 来源:秦楚网-十堰晚报 ■记者 方元 百家姓里, “赵、钱、孙、李、周、武、郑、王”这些姓氏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但 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古怪的姓氏,如“逯、麻、太、满、摆” 。在我市城区,记者就寻访 到这样一些姓稀有姓氏的人。这些稀有姓氏是怎么来的,对“主人”又有什么影响呢? “我姓麻,麻烦的麻” “你姓麻,不会吧,还有这个姓?”在政法机关工作的麻玉国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时,总会遇到尴尬。因为每次说出自己姓什么时,十个人有九个不相信。 “也有人把‘麻’听成了‘马’ ,我总要解释一下,是‘麻烦’的‘麻’ ,不是牛马的 马。“听说我姓麻,身边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回族人,其实我是汉族人。也有人把我当成竹山 ” 人,因为竹山有个地名叫‘麻家渡’ ,其实我是郧西人。竹山麻家渡我也去打听过,那里几 乎没有姓麻的人。 ” 麻玉国告诉记者,他们“麻”姓在郧西县泥沟乡有 1000 多人,这个姓在河南、陕西也 有。 麻姓来源: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关于麻姓的来源,有两种不同说法。一是以地名 当作姓氏。据《姓考》记载,春秋时有楚国大夫食采于麻邑,其子孙以封邑为姓,改姓麻。 二是据《风俗通义》记载,春秋时齐国大夫麻婴之后,以其名字中的麻字命姓,称麻姓。 “我姓逯,不姓逮” “我姓逯,不姓逮,逯和逮太像了,有人常把我的名字写成‘逮河清’ ,一些容易‘眼 花’的人也经常脱口而出叫我‘逮河清’ 。从没做过坏事,却让人‘逮’来‘逮’去的,真 是郁闷。 ” 在医院工作的逯河清,从小怕点名,因为这个姓很少见,不仔细看很容易搞错。 “记得刚上学那阵子,有位班主任,点名点到我突然打住了,用手指着我说: ‘那位又

瘦又矮的同学,你叫什么名字?’我说花名册上不是写着吗,她说写得不清楚,我就很是谦 恭地写上‘逯河清’三字呈上,弄得老师挺难堪。我还告诉她, ‘逯’念 Lu,读四声。上中 学时,公布考试成绩,新到的班主任干脆省去了姓名,直呼我的考号:44 号,跟叫犯人似 的。 ” 在单位,逯河清还经常接到一些陌生朋友的电话,那边总问:你们这里的什么什么河清 在不在? “刚刚用传呼机的时候, 有一次呼朋友的中文传呼, 留言后小姐让留姓。 我说姓 “逯” , 极富责任心的小姐问哪个“逯” ,为了省事,我说就留大陆的‘陆’吧。 ” 逯姓来源:逯河清曾听父亲讲过,这“逯”姓颇有些来历。一是据《风俗通》记载:古 代秦国有大夫封于逯邑,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逯氏。另一种说法,据《姓氏考略》记 载:逯姓是周代楚国公族的后代。 “我姓满,不是少数民族” “你姓满,是满族人吧?”多年前,就有人这样问过在报社工作的满春艳,那时她还 积极解释, “我是汉族,不是少数民族。满姓要追溯到黄帝时期,具体是怎么来的,我也没 做过研究。 ” 现在,当好奇的人再问同样的问题时,她会选择默认。 “毕竟解释起来太麻烦了! ” 满姓来源:其实让人误解成少数民族也很正常,记者在搜索满姓起源时,见到两种 说法。一种认为是舜的后代。周文王消灭商朝以后,将舜的后裔胡公满封在陈这个地方,建 立了陈国。春秋时期陈国被楚国所灭,陈国的子孙于是将胡公满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第 二种认为出自回族中的满姓。 “我姓太,不是泰” “我姓太,是朝鲜族。我的名字叫太相仁,一说出来,你肯定会笑。 ”在白浪做生意的 太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告诉别人我姓太,通常会被误认为是泰山的泰。我说是太阳的太,别人都说‘没 听说过’”太相仁说,在十堰居住多年,他还没碰到过跟他家人同姓的。 。 “我们太姓据说来自韩国,从韩国迁移到中国,祖辈定居在东北。也有个传说,说我 们老祖宗本来姓大,太上老君说比我还大吗,就在我们姓氏上加了一点变成了太。 ”太相仁 的姐姐太吉淑这样介绍太姓的起源。 由于姓很奇怪,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几年前,太吉淑在单位还有个雅号。当时,周围 的人都有练太极拳的爱好,于是劳资科的人偷偷把她的名字改成了‘太极拳’ ,一下被同事 们传开了,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这样叫她。 太姓来源:有三种说法,一是周文王四友之一太颠之后;二是说古代高车族有太姓;三 是说朝鲜族有太姓。 “我姓摆,摇摆的摆” 在媒体工作的摆利平说自己的姓氏经常被别人误认为是“白”或“柏”“每次登记姓 。 名时,我都要反复解释半天。为了省事,最终我都写下来给别人看。多年来,接触了许许多 多的人,但从未遇到过同姓的。 ”每逢向陌生人介绍时,他总是说: “我姓摆,摇摆的摆! ” 别人总是夸张地瞪大眼睛: “还有这个姓?” “我听父辈们说,我们摆姓是从河南邓县流传过来的,我还真想到河南去寻一下根。 ” 摆姓来源:据考证,回族中的摆姓,最早于唐天宝元年进入内地。元代时,任定远大将 军、贵赤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的明安,其子便姓摆。摆姓在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十堰部分冷僻姓氏 有资料显示,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 24000 多个姓,如今只能找到约 4100 个。已有近 2 万个中国姓氏彻底消亡。在全国目前使用的约 4100 个姓氏里,绝大多数属常用字,有一些 姓氏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很低。

记者在市公安局户籍科了解到,我市姓鱼的有 3 人,姓门的有 123 人,姓歹的有 1 人, 姓热的有 1 人,姓冷的有 766 人,姓豆的有 5 人,姓是的有 15 人,姓香的有 1 人,姓本的 有 4 人。 我国稀有姓氏研究 所谓稀有姓氏,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姓” 。这类姓氏的人口通常不是很多,但姓氏 总量却很大,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相当的数量。 其中的一些可能仅为某一地区或某一家 族所拥有,而一姓仅有一人的情况也有所见。无疑,在那些人口分别都有百万或千万的大姓 面前,小姓的人口数量实在有点微不足道。然而,如果我们从姓氏总量上看,至少有 95% 的姓氏都在小姓之列。故而,它们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姓氏群体,我们也有对其进行专门 研究的必要。 一、小姓的界定 我们所说的小姓,也就是指那些人口相对较少的姓,是与人口较多的大姓相对而言的。 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 每个人都以自己特有的身份在社会上活动, 为便于活动、 便于认知、 便于交际,每个人都有姓名。其中,姓是家庭(族)的符号,目前大多数仍沿袭父姓;名是 个人的符号,随意性比较大。一旦有了姓名,并在户籍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就应具有相对的 稳定性,不能随意更改。否则,今天你叫张三,明天改叫李四,后天又叫王二麻子,别人怎 么确认你?怎么跟你打交道?朋友无法找你,恐怕公安局要请你说说清楚了。所以,姓名应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受法律保护。 为便于阐述,我们先对小姓给予人为的粗略的界定。据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目前使 用的姓氏近 4000 个,其中占人口总数 99.6%以上的人只使用 500 个姓氏,95.5%的人只使 用 200 个姓氏,85%人只使用 100 个姓氏。这 500 个、200 个和 100 个姓氏由于人口相对较 多, 都可以算作大姓, 除此之外也就是小姓了, 它们在总数上要超过 500 个大姓的 6 倍以上, 达 3000 多个,可见是相当多的。这些姓氏人数最多的有几万或几十万,而最少的仅有 1 个 人。据载,在 1991 年苏州的一个典型的“421 家庭”中,出现了姓“点”的孩子,这个“点” 姓也一般被认为是目前所知人数最少的姓。关于这个姓,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在这个 “421 家庭”中,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4 个老人和 2 位夫妻、一个小孩。爷爷姓蒋, 奶奶姓宋, 他们生了个儿子, 按照传统习惯, 这儿子也就承父姓而姓蒋, 我们姑且叫他蒋男; 外公姓卞,外婆姓沈,他们生了个女儿,也是依照传统,女儿承父姓而姓卞,我们姑且叫她 卞女。蒋男和卞女后来结成夫妻,再后来就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的出生使全家都很高兴, 但在让孩子姓什么姓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爷爷希望遵从传统承其父姓而姓蒋; 外公认为旧 习惯应该破除,最好依母姓而姓卞;外婆则反对姓卞——小的时候被人家叫“小卞” ,长大 了被人喊作“大卞” ,有把年纪了也不过称个“老卞” ,很不雅观,不如来个彻底的,姓外婆 的沈姓。而奶奶却说,即使从母姓也应姓宋。全家四个姓,都想让这唯一的男孩为自己的姓 “接续香火” 。后来,他们觉得“接续香火”的想法太陈旧,共同商议为孩子取个新姓“点” 。 因为这个字的结构是上边一个占有的占字,底下四点,四点分别代表蒋、宋、卞、沈四位老 人的姓。对老人而言, “点”表示四姓(家)共同占有这个孩子;对孩子来说, “点”表示占 有四姓老人的共同关爱。等商定以后,接着为这孩子取名“点佳浩” ,并到户籍管理部门登 记备案,使他从此有了合法的名字。 从上述事例看,我们知道它是一个新创的姓氏。那么,历史上在没有点姓呢?其实是有 的,但与这个点姓有所不同。历史上的点姓写作“點” ,是繁体,据说《太平图话姓氏综》 上就有收录。 “點”字现在简化为“点” ,但它与内涵“四家共有”的“点佳浩”的点是有区 别的,至少可以说是姓源不同。正因如此, “點”姓可写作“点”“点佳浩”却不能写成“點 , 佳浩” 。若把“点佳浩”写成“點佳浩” ,也就把“四姓共有”全“家好”的美好愿望改没了。

小姓的界限既定,我们便可以归纳出几个特点。如果分开来看,它们都是小姓,但合在 一起却有十分庞大的群体。他们中既有古老的姓,也有新生的姓;既有单姓,也有复姓;每 个姓的人口可能较少,或者不足万人,或者仅有一人,但小姓之和却以千百计。当然,还有 很重要的一点是, 每个姓都有自己的历史, 而每段历史几乎都蕴含着美丽、 悽婉动人的故事。 二、分族及其对小姓的影响 在我国,大姓有大姓的特征,小姓有小姓的特点。在此,我们首先有必要提到一个曾经 非常古老但现在只有几百人的姓, 即相传是由大禹而来的姒姓。 大禹就是我们常说的尧、 舜、 禹的禹,也就是那个因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人。关于这个姓的来源,说法并不完全一致。 有一种说法是,姒姓是由帝尧赐给禹的父亲鲧的,鲧当时是帝尧的崇伯。尧让他负责水利工 程,防止河水泛滥,谁知河水暴涨,泛滥成灾,尧一怒之下把他处死了。后来,尧把统治位 置让给舜,舜则启用大禹继续治水。大禹治水十分勤奋,为公忘私,几年如一日,终于大功 告成, 水归河,河入海, 获得极大声誉,不仅从鲧那里继承了姒姓, 还从舜手里接管了政权, 后来又建立了大夏王朝,成为一代开国帝王。 关于姒姓来源的另一种说法是,姒姓是由一件食物而来的。相传,大禹的母亲吃了薏苡 就怀孕了,后来便生下了他。为了纪念吃薏苡而得子,便以“苡”为姓了。薏苡是一种多年 生草本植物, 果实脱皮后叫薏苡仁, 又叫薏米或苡米, 可供食用和药用, 有逐水利湿的效用。 由于“苡”在古文字中又可以写作“姒” ,因此也就以姒为姓。 相传,大禹在世时还对他的族人进行分封,这些被封的人后来就改用国名为姓了,主要 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斟戈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 冥氏等。这些姓后来有的消失了,也有的发展壮大了。春秋时期的越国也是姒姓。另外,历 史上高丽族有姒先氏,其后也有改姓单姓姒的。如今,北京,上海的松江,四川的长寿、峨 嵋,云南的鲁甸,山西的太原等地都有少量姒姓人。 姒姓从得到姓到现在已有 4000 千多年历史了,悠悠岁月,沧海桑田,大禹故里已难寻 觅。但在浙江绍兴市东南 6 公里处的会稽山麓,却有为纪念他而来的禹陵、禹庙、禹祠,并 且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山下有个村庄,因陵而名,叫禹陵村。 村里住着禹的族人——姒姓的后代子孙, 已传到 103 世。 他们一直守护着禹陵, 历千难万劫, 不离不弃,无怨无悔,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一直守护了 4000 多年。 据统计, 古老的姒姓在今天的总人口已不足 700 人, 其人数较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改姓 其他姓氏的缘故,这种改姓就叫做分族。纵观几千年的姓氏发展史便可以发现,我国现在被 称为大姓、小姓的主要是分别向两个方向发展的结果。它们在当初的差别几乎很小,只是在 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不同发展方式, 从而才渐渐出现差别。 其中大姓大起来的原因是它 不断吸收、融汇别的族人,以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而小姓则采取相反的措施,不但不收纳 别族,还要从自身分出。由上述可见,姒姓的不兴旺就是这种情况。它除去其它可能有的原 因外,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分族的缘故。 说到分族,有一个从姒姓分化出的窦姓,分化的原因是为了纪念一件惊心动魄的事。窦 姓的“窦”字本来是指洞、孔,如鼻窦、狗窦。狗窦就是狗洞,窦姓的得姓就与 4000 年前 的一个狗洞有关。相传,夏禹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再传到启的孙子相时, 有个叫后羿的诸侯利用夏朝臣民对国君的不满,发动政变,杀害了相。这时,启的一个妃子 正身怀六甲, 急忙从狗洞里逃出, 到娘家有仍部落避难, 不久又生下一个男孩, 这就是少康。 后来,在少康于有仍部落避难时,已经大权在握的后羿被一个叫寒浞的人杀死,寒浞接着又 派人暗杀少康。到这时,少康只得闻讯而逃,最后逃到舜的后人虞思的封地,在虞思的帮助 下招收夏的旧部,壮大力量,终于有一天羽翼丰满,带领军队打败寒浞,恢复了夏朝政权, 被称为“少康中兴” 。再后来,便传说少康的二儿子季杼为纪念祖母从狗窦逃出的经历,改 姓窦。

当然,窦姓还有其他来源。如在战国时,魏国有个窦公氏,后来改为单姓窦。三国时有 氐王窦茂,他的后代也改为单姓窦。北魏时,代北地区有三字姓纥窦陵氏,是鲜卑族姓,魏 孝文帝命令他们改为单姓窦。 另外, 古时用窦命名的地方不少, 大约也会有以地名为姓的人。 总之, 通过以上对姒、 窦两姓的重点分析, 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小姓发展变化的一种趋向, 主要是因为自己分族析出其他姓氏的结果,自己的族群因此而渐渐萎缩,从而成为小姓。 三、分族命氏的两条轨迹 历史上的中华姓氏, 一经产生便和语言文字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 用来说的。像张王李赵不同的姓氏,就要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当两个一言不发的人坐在一 起时,谁也不明白对方姓什么,只有通过口头表达才能让对方了解自己。有时候只有口头表 达还不够,还必须用文字加以表述。由于汉语里同音字很多,而每一个字都可能是姓氏,这 就需要把姓氏的字音和它的字形相合。比如当问你姓什么时,你可以说是姓 Zhang,但由于 读这个音的汉字很多,对方就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一个姓氏。同样,读音是 Zhang 的姓氏也 很多,如张、章、漳、彰、樟都是,究竟是哪个 Zhang,还必须进一步用用语言描述出字形, 如弓长“张”或立早“章”等,让人才能明白。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字,就不能用一句话讲 清楚,有时只能写。自然,有时只写不说出读音也不行,因汉字中还有一字多音的现象,当 这个多音字的每个读音各代表一个姓氏时,即使写出姓氏,别人还是不知道姓什么。比如: “朝”即音 Cháo,又音 Zhāo,又都是姓氏;又如“长” ,既音 Zhǎng,又音 cháng ,也都 姓氏。对于它们,如果当事人不作说明,别人同样无法通过字形来判断它们的确切读音。 在姓氏被写出来以后,它要以我们的汉字为载体。如所周知,我国的汉字有一个突出的 特点,那就是形、音、义三位一体。多数情况下,一字一形、一音,表示一个或几个意思。 有的一字有多个读音,这便是多音字;有的一音有多个字形,这便是同音字。我们的先人在 分族命氏的活动中, 往往都紧紧抓住汉字的基本特征, 用字音或字形的变化来确定自己的姓 氏:有时候是字形不变,只用它所表示的不同读音分族命氏,也就是利用同一个字的不同读 音表示不同的姓氏;有时候是读音不变,只用它表示的不同字形分族命氏,也就是利用同一 读音的不同字形表示不同的姓氏。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 我们不妨以山海关孟姜女庙上的那幅 著名对联为例,因为它们都是姓氏。 孟姜女庙上的对联是汉字的字音和字形巧妙结合的典范,相传出自宋朝状元王十朋之 手,其中上联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下联是“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对联里巧妙 地运用了多音字和同音字描写出山海关天海一色、云水相伴、长消应时的撼人景象,其中所 用的字及暗含的正字都是姓氏,而且大都是小姓。对此,我们可以分别来看。 海:海姓是个古老而又为多个民族所共有的姓氏,源流主要由六个:第一, 《中国姓氏 大辞典》 据陈士元 《姓觽》 邓献琼 、 《中国姓氏集》 注称: “皇帝庶子禺阳之玄孙世居南海 (今 广东番禺)为海司,后因以为氏。 ”第二, 《姓氏考略》注称: “卫灵公臣海春之后。盖指海 为氏。望生薛郡。 ”海春是春秋时卫国人,卫国距海很远,他的姓氏可能是由祖先的名字而 来;第三, 《续通志·氏族略》“明赐元人诺海曰海荣。 这是说蒙古族也有海姓。另外, : ” 蒙古族有人姓海拉苏,后来以它的首字读音为单姓,改成单姓海;第四, 《明清云南土司通 纂》称,明、清时云南曲靖府平彝县土县丞姓海,彝族;第五,回族中也有海姓,明代著名 政治家海瑞即是。对此,明朝人梁云龙在他的《海公行状》中记载: “公讳瑞,??其上世 以来未详。在国初,以军功世广州卫指挥某者,隶籍番禺,今为番禺人。洪武十六年(1383 年) ,答儿从军南海,着姓于琼,遂为琼山人。 ”可知海瑞是回族,祖先名叫海答儿,后来就 用他名字中的首字为姓;第六,满族也有海姓。据《满族姓氏录》记载,满族皇族姓氏爱新 觉罗的一支,在清朝灭亡后有人改为单姓海。 水:水姓是个汉族姓氏。 《姓氏考略》注引张澍说: “当指水为姓,如河氏、淮氏、湖氏 之类。浙江鄞多水姓;或(为)水丘氏所改。 ”水姓历史上名人不多,明初有水苏民,洪武

初邵武知县。又有水桓,景泰甲戌进士。今天,水姓人数不是很多,但分部较广,北京、天 津武清,河北景县、黄骅,山东平度,山西太原,陕西韩城,湖北武昌、老河口,安徽泾县, 福建清流,浙江鄞县等地都有所见。 朝:一音 Zhāo,意即早晨;一音 Cháo,也写作晁、鼂。当作第一种读法时,是较罕见 姓氏, 出现很早, 来源不详,名人有商代末年的朝涉、 春秋时蔡国大夫朝吾等, 今山西太原、 陕西韩城、湖北监利、湖南益阳、广东吴川、云南景谷等地都有分布,汉族、傣族也都有这 个姓氏;第二种读法也是较罕见姓氏,来源不一:第一,出自子姓。王符《潜夫论》称: “宋 微子后有朝氏。 ”第二,出自姬姓。 《姓氏考略》注引《姓氏急就篇》称: “声子之后。 ”声子 即公孙归生,春秋时蔡文侯之子,字子朝,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为姓。另外,周景王子朝的 后代也姓朝,又写作晁、鼂;第三,唐代时日本派使臣来朝贡,后来留居下来,姓复姓朝臣, 后又改成单姓朝。今天,上海松江、广西田林、广东高要、四川合江、山东平度、河北尚义、 陕西韩城等地都有姓这个姓氏的人,汉、朝鲜、蒙古等民族也都有这个姓氏。 潮:现在仍在使用的罕见姓氏,安徽贵池、泾县、徽州、淮南、安庆、怀宁,浙江嵊县, 台湾台北、台中,以及山东、上海等地有分布,但来源不详。 落:现在仍在使用的罕见姓氏,汉族。来源不一:第一, 《姓氏考略》注引《路史》称: “炎帝参卢之后有落氏,出任姓后。 ”第二,又注称: “鲜卑姓。檀石槐之西部大人有落罗。 ” 第三,由复姓皋落所改。 《通志·氏族略》注引《风俗通》称: “皋落氏,翟国也,此赤翟别 种。其地在今山西恒曲县,以国为氏。 ”第四, 《中华姓氏大辞典》据《风俗通》注称: “落 姑氏之后有落氏。 ”落姑,春秋时鲁国大夫的食邑,后以为姓。这一姓氏的名人在东汉时有 落皓,中牟令。北魏时有落子渊,虎贲将。今天则主要分布在北京、山东沾化、新泰,浙江 余姚,山西太原、长治、交城、朔县、大同,内蒙古乌海、呼市,湖北武汉,河南临颍,河 北乐亭等地。另外,落字又读作 la?,在内蒙古乌海有这个姓氏,可能因方音异读所致。 浮:现在仍在使用的罕见姓氏,汉族,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 《姓氏考略》据《古文 琐语》注称: “共工臣有浮游。 ”第二, 《姓氏考略》又称: “商莱朱之后有浮氏。 ”莱朱也就 是仲虺,商汤左相;第三, 《姓氏考略》据《路史》称: “莱共公浮柔之后有浮姓。 ”莱,周 代诸侯国名,姜姓,子爵,鲁襄六年被齐国灭亡,故址在今山东黄县东南的莱子城。今天, 这一姓氏在山西太原、运城、临汾、榆次,陕西韩城,甘肃康县,河南卫辉、修武、获嘉, 湖南宁远,广西都安、平果、台湾台北、台中等地都有分布。 云(雲) :云和雲原是不同的两个字(词) ,而且都是姓氏。现“雲”简化为“云” ,但 作为姓氏并没有简化。其中,雲姓是现在仍在使用的罕见姓氏,来源主要有五个: 第一, 《通 志》注称: “缙雲氏之后也。黄帝时官名,以雲纪者为缙雲氏。以官为氏。 ”第二, 《姓氏考 略》据《路史》注称: “颛顼后妘姓之分有雲氏。 ”第三, 《通志》注又称: “连宥氏改为雲氏” , “悉雲氏亦改为雲氏” ,连宥、悉雲都是代北鲜卑姓;第四, 《中华姓氏大辞典》据龚萌《明 清云南土司通纂》注称: “明清时云南景东直隶厅板桥驿丞为雲氏,系彝族。 ”第五,蒙古族 雲姓出自永谢部,以部落名为姓,把“永谢”的首音改成单姓雲,相传已故蒙古族出身的国 家领导人乌兰夫就是雲姓。如今,这个姓氏在汉、蒙、彝等不同民族都有,北京、内蒙古呼 市,安徽淮南以及台湾等地也都有分布。 长:一音 Zháng,又音 chǎng,都是姓。其中第一种读音是汉族姓氏,现在仍在使用, 较为罕见,仅在青海天峻、内蒙古乌海、山西太原及雁北地区有分布,来源大约有三个:第 一, 《姓氏考略》据《史记》注云: “知养切。晋有长喀鲁,死智伯之难。 ”第二, 《姓氏考略》 又注: “一云以长幼之次为氏。 第三, ” 《中华姓氏大辞典》称: “长孙氏、长儿氏之长,音 均为掌,其后人或有改单姓长者。 ”第二种读音也是现在仍在使用的罕见姓氏,天津武清, 内蒙古乌海,山西太原,陕西韩城,新疆塔城,河南扶沟、洛宁、林州,安徽淮南,湖南湘 潭,山东新泰,四川安县,贵州普安,台湾台北、台南、屏东、高雄等地有分布,汉族、羌

族都有。来源也有三个:第一, 《姓氏考略》据《路史》注称: “黄帝子挥之后有长氏。 ”第 二,一种记载说周朝初年的“殷民六族”中有复姓长勺,后改为单姓长;第三, “春秋时卫 大夫长牂之后”有以长为姓的。关于这个姓氏的名人,在春秋时有晋国大夫长子武, ,宋代 有宜州知州长宗道,明代有卫指挥长略,等等。 常:是个较常见的姓氏,分布也很普遍,在汉、满、蒙、回、壮、瑶、彝、哈尼、土家、 裕固、 柯尔克孜等民族中都有这个姓氏的人。 由于它人口较多, 实际上是当代大姓中的一个, 已不属于本话题的范畴,这里从略。 消:现在仍在使用的罕见姓氏,四川汉源,安徽淮南,山西太原、忻州,湖北利川,湖 南益阳,江西益丰等地有分布,汉族、土家族也都有这个姓氏,但来源不详。据邓献鲸《中 国姓氏集》注称: “或系因消息而趋去避凶之故为氏。 ” 由上可见,孟姜女庙上这幅用了八个单字的对联共包括 12 个大小姓氏,再加上它们的 不同读音,实际数量还要更多,而多音字与同音字在分族命氏中的作用可见一斑。当然,像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其中的一些是一字多音,另一些是一音多字。对此,我们也可以分别 来看。 首先,关于一字多音的姓氏,如“单” ,有四个读音,shàn、chán、dān、tán,而且各 自为姓。其中,作第一种读音时并不少见,分布也较广,今北京,河北尚义、阜平,山东平 邑、平度、东平,湖北老河口,江西宜丰,福建清流,广东新会,云南陇川、河口等地都有 分布,汉、满、蒙、回、壮、土家、达斡尔等民族也都有这个姓氏,在来源上也很广泛。有 些出自姬姓,有些出自古代氐族,有些是由满族的都善氏、敖拉氏所改,有些是达斡尔族的 德贡氏、克力彻尔氏、敖沃勒氏、索多尔氏、索多理氏等姓的简化;在第二种读音时,姓单 的人非常少见,仅见于今湖北洪湖市,可能是由复姓“单于”所改;当第三种读音时,单姓 分布较广,今山西綘县,河北阜平、获鹿,江西余干,湖南芷江,贵州紫云等地都有分布, 多是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所改,如北魏时鲜卑族复姓可丹、渴丹、阿單、纥單、渴單,金时 女真族复姓徒單,后来都改成了单姓。至于第四种读音,古与“檀”通,实际上是檀字的另 一种写法,是春秋时郑国栎邑大夫單伯的后代。可见,一个单字因有四个读音,实际上成了 四个不同的姓氏。 又如朴字,也有四个读音,各表一个姓氏:一音 piáo,是个比较常见的朝鲜族姓氏。据 朝鲜《三国史记》载,当初朝鲜有所谓辰韩六部,六部之一的高墟村长叫苏茂公。一天,苏 茂公远远望见杨山脚下树林间有一匹骏马跪嘶鸣,觉得很奇怪,便想近前看个究竟。还没等 他走近,马就不见了。再走几步,看到一个很大的蛋。村长将蛋抱回家,小心翼翼地拿刀剖 开,居然从中爬出个小男孩!他很高兴,就收养了这孩子。16 年后,孩子已长大成人,出 脱成一表人才。 六部的人觉得他来历不凡, 便拥戴他做君长。 因为当地把葫芦称为 (瓢), “朴 ” 而当初那个大蛋很像葫芦,所以便以“朴(瓢) ”为姓;二音 fǔ,我国秦汉时期南方賨人的 姓氏;三音 pǔ,三国时魏有巴夷王朴胡;四音 p?,郑樵说: “仆氏,亦作樸音,今亦简化作 朴。 ” 再如覃字,有五个读音,也是各代表一个姓氏:一音 qín,分布较广,南北方都有,而 以广西、湖南最多,壮、水、土家、布依、汉等民族都有这个姓氏;二音 tán,汉、壮、毛 难、土家等民族有这个姓氏。其中汉族的覃姓由谭所改,本是国名,以国为姓,后或去掉言 字旁而为覃。另一种说法是: “系出自妘。 ”另外,壮族的覃姓也有谭姓改来的,还有一个传 说。西汉初年,韩、谭、谟三家最为要好。后来韩信被害,他们相携逃到现在的广西,变更 姓名,融入壮族。其中韩改为韦,谟改为莫,谭改为覃。至于毛难族的覃姓,则是由王姓所 改。据《覃氏族谱》记载,他们的始祖叫王龙,字代云,本是住在京城的国舅爷,后来因故 被贬到广西怀江一带,改姓覃。土家族的覃姓多生活在湘西,由曋姓所改。至于其他读音, 可能因方言异读所致,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贲:也有五个读音,各代表一个姓氏:一音 f?i,是现在仍在使用的罕见姓氏,北京、 湖北老河口有分布。 《通志》注称:(贲)音肥,嬴姓。 “ 《风俗通》‘秦非子之后’”非子, : 。 伯益的后代,是秦朝皇帝的始祖。这支贲姓人与飞、非、蜚、扉、斐、棐等姓同源,而飞、 非、斐也都是现在仍在使用的姓氏;二音 bēn,春秋时鲁庄公的一位车夫名叫县贲父,他的 后人也以贲为姓,而今汉族、瑶族、布依族有这个姓氏,分布在辽宁清源,山西太原、运城, 陕西韩城,湖北老河口、钟祥,安徽贵池,广西灌阳、荔蒲,云南泸水,四川合江等地;三 音 bí, 是现在仍在使用的汉族姓氏, 分布在黑龙江嫩江县, 广西平乐、 荔蒲等地。 《续通志· 氏 族略》称:《郑志》载有两贲字:一音肥;一音奔。 “ 《统谱·五微》收贲字,音肥。此收四 寘,读鄙,与郑音异。 ”四音 bì, 《中华姓氏大字典》据《姓觽》《姓氏博考》收载, 、 ;五音 w?i, 《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注称“音微。明贲胜,建宁千户。 ”另外,贲字还有其他读 音,但都不是姓氏。 从以上的例子看,虽然仅是四个单字,但所表示的姓氏竟有 18 个之多,足见多音字在 分族命氏中的作用。此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一音多字,在分族命氏中也同样有不容 忽视的作用。 如 gui,以它为音的汉字很多,以这些不同的字为姓的也很多。早在战国末期,有个叫 姬桢的人在秦国做博士,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被杀。他的弟弟名叫姬眭,有四个儿子,怕他 们也遭株连,便让孩子更名改姓。改姓的依据是他名字中 “眭” 字的读音, 其中老大叫桂奕, 老二叫昋突,老三叫炅奖,老四叫炔奘,从而分出四个同音姓氏:桂、昋、炅、炔,它们都 是由姬姓分出小姓。 又如 Zeng,以它为读音的姓氏有曾、鄫、缯、增、譄、甑等。其中鄫是国名,姒姓, 子爵,是夏少康少子曲烈的后代,故址在今沂州承县东 80 里的故鄫城。鄫国后为莒国所灭, 族人便以国名“鄫”为姓。另外,鄫国的太子巫跑到鲁国做官,又把姓氏中的偏旁去掉,姓 曾。再者,鄫又与缯通用。因此,曾、鄫、缯都出自姒姓,是姒姓的分族。今天,三姓中的 曾姓已是大姓,鄫、缯则比较少见,都是小姓。至于增、譄、甑,也都是现在仍在使用的姓 氏,只是来源还不为人知。 再如 Yuan,同音字很多,其中大多是姓氏。对于它们,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组: 属于第一组的姓氏主要有爰、援、袁、溒、榬、辕,都是由陈姓分族而来。相传,虞舜 的裔孙妫满在周武王时封于陈,后代以国为姓。妫满第 19 代孙名诸字爰伯,爰伯孙涛涂便 以祖父字为姓,姓爰。涛涂的后代又进一步分族命氏,从而有了援、袁、溒、榬、辕五个新 姓。 属于第二组的姓氏有元、阮(yuán) 、沅、贠、员、圆、园、洹、垣、原、源、媛、缘、 猿,共 14 个。他们多是现在仍在使用的小姓,大都源头清楚: 元姓的历史比较久远,来源不一:第一,相传夏商以前就有元姓。 《通志》注引《风俗 通》称: “元都,古诸侯国也,子孙以国为氏。 ”元都,夏商以前的诸侯国,其后以国为姓, 省而为“元” ;第二, 《姓氏考略》注引张澍称: “荒史: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 争。是商时即有元氏。 ”第三, 《姓氏考略》据《风俗通》注:‘魏武侯公子元之邑,其后为 “ 元氏。 ’出生河南、太原。 ”第四,出自鲜卑族,北魏复姓拓拔、纥骨、是云都改姓元。现在, 姓元的人也有不少,分布在内蒙古乌海、湖北监利及老河口、福建清流、江西金溪、广东吴 川、贵州从江等地的汉、蒙古、朝鲜、锡伯、纳西等民族中。 阮(yuán) :古代有一个叫阮山的地方,又有“五阮关” ,是汉代的关名,在今河北宣化 西南。有人认为,阮姓的来源就与这两个地名有关。现在,黑龙江嫩江县、山东平度、湖北 武汉等地汉族中都有人在使用这个姓氏。另外,它还有一个读音是 ruán,也是现在仍在使 用的姓氏,因人数较多,不再属于小姓的范畴。 沅(yuán) :现在仍在使用的姓氏,湖南攸县、浙江江山、安徽淮南、广东顺德、江西

永修、山西朔州、台湾台北、台南的地的汉族人中都有分布,来源有两个:第一, 《姓解》 注称: “以国名为姓氏,源于风姓,古沅国,伏羲之后。 ”第二, 《姓谱》注称: “以水名为姓 氏。沅江在湖南西部。 ”又称: “沅江发源于贵州,流入湖南,当以水名为氏。 ” 员、贠:是同源姓氏,音 yuán,又音 yǔn,是春秋末期伍子胥的后代。伍子胥又叫伍员, 员也写作贠,字子胥,本是楚国公族,芈姓。由于楚平王残暴好杀,他的父、兄都被杀害, 他则投奔吴国。他的后代在后来便有人以他的名字为姓,分别写作员、贠。 源:出自古鲜卑族。 《通志·氏族略》总论称: “章仇、秃发氏归后魏,太武赐源氏。 ” 秃发是由拓跋部分出来的,拓跋匹孤从塞北迁居河西,妻子胡掖氏在被窝里生下儿子寿阗, 便让儿子姓“秃发” ,在鲜卑语中就是用被覆盖的意思。寿阗的后人秃发破羌归降后魏,魏 太武帝说: “我同你都是拓跋氏的后人,本出同源,你就姓‘源’吧。 ”便改姓名为源贺。今 天,广东德、乳源、新会,山西大同、汾阳、介休、长治,台湾台北以及香港、澳门等地都 有这一姓氏的人。 圆、园:据说都是由圈姓所改,来源有两个。其中之一是楚国国君熊鬻的后代。楚国本 是芈姓国家,因此圆、园也都源于芈姓,也有人说出自有熊氏。另一支是春秋时郑穆公的儿 子公子圈的后代,以祖先的名字为姓,后又改为园。郑国是一个姬姓国家,所以由此圈所改 的园、圆出自姬姓。如今,圆姓人在北京、山西忻州及雁北地区有分布,园姓在四川成都、 湖北武汉、山西太原、大同、长治、朔州及吕梁地区有分布。 洹(yuán) :现在仍在使用的罕见姓氏,山西太原有。本是河流的名称,在今山西上党 地区,住在附近的人便以它为姓。 垣(yuán) :现在仍在使用的罕见汉族姓氏,北京、山东利津、陕西韩城有分布,来源 主要有四个:第一, 《续通志·氏族略》注引《风俗通》称: “垣,秦邑也,因以为氏。 ”第 二, 《中华姓氏大辞典》据《姓源》注称: “战国时魏侯支庶新垣氏之后。 ”新垣是复姓,又 作辛垣,现在仍在使用。 《姓氏考略》据《陈留风俗传》称: “毕公封于新垣,后因氏焉。 ” 毕公即毕公高,周文王第十五子。看来,新垣和辛垣、垣都是姬姓的分支;第三,据《姓解》 称: “秦始皇将垣齮之后。 ”第四, 《姓氏考略》据胡三省称: “垣,氐姓,隨宋武南归,累世 为将家。 ”宋武即南朝宋武帝刘裕,当时有一位将领叫垣护之,略阳垣通氐人,累官青、翼 二州刺史,封益阳县侯。 原:今北京、河北尚义、围场,山东平度、平邑、昌乐、东平,山西太原、内蒙古乌海, 湖北老河口,广东高要等地都有分布,汉族、壮族也都有这个姓氏。其中汉族的原姓来源有 两个:第一, 《通志·氏族略》载: “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后,封于原河内,今泽州沁水是 其地也。周有原庄公,世为周卿士,故以邑为氏。往往其族散在他国而以本国为氏者。 ”这 是以邑(国)为姓,出自姬姓;第二, 《姓氏考略》据《姓氏急就篇》注称: “周文王封子于 原,为原伯。晋灭之,封先轸,号原轸,其后并姓原。 ”先轸是隰叔的后代,出自姜姓。壮 族的原姓待考。 媛、猿、缘:都是现在仍在使用的姓氏。媛,山西太原有分布;猿,山西临汾有分布; 缘,山西太原、阳泉、长治、运城等地有分布。姓氏源流不详。 最后,当读音是 yuan 时,属于第三组的姓氏有邧、厵、榬、杬四个,但都是只见于古 书记载,出处和现在的使用或分布情况尚待证明。 由上可见,仅仅一个 yuan 音,就可以分化出 20 多个姓氏,它们中大多又都是小姓,并 且仍在有人使用。但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可能都是见未所见、闻所未闻的,从而也可以进一 步证明我国小姓的情况是多么地多彩多姿。 六、组合姓、复姓及其他 在我国古今常见的小姓中,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外,还有组合姓、复姓、恩义姓、璧联 姓等,我们可以分别来看。

首先, 关于组合姓, 其实就是把几个字组合在一起的姓氏, 比如把两个字组合成一个字, 或从两个字上各取一部分组合成一个字,用以表示一个姓氏。在组合之前,多数都是复姓, 有的则表示两个姓。如歪、孬、甭等。这类姓氏数量不多,但其中的一些又是现在仍在使用 的姓氏。 歪、孬、甭三姓都不多见。它们中的歪姓出现较早, 《明史》上就有个叫歪思的人,说 明它出现的时间最晚不会晚于明代, 但还不清楚它的源头。 现在的山西临汾有歪姓。 至于孬、 甭,也是现在仍在使用的姓氏,姓源还有待查询。 其次,在我国姓氏中有一些是复姓,其中除欧阳、令狐、上官、皇甫等姓以外大都是小 姓,但也有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自三代开始到春秋战国之际,是复姓发展的一个顶峰,但 在以后大都消亡了。传承至今的寥寥可数。宋代以后最为流行的《百家姓》收 438 个姓氏, 其中复姓 30 个。 明以后把 《百家姓》增补到 504 姓, 其中复姓有 62 个。我们如果以此为准, 可知现在仍在使用的复姓约有 46 个,另外 15 个复姓是否仍在使用尚待确认(它们是公羊、 亓官、仉督、子车、壤驷、公西、公良、榖梁、段干、东郭、百里、东门、左丘、佘佴、单 于) 这些复姓多数产生于秦以前, 。 秦以后产生的仅有 10 个, 都是出自少数民族。 其中赫连、 单于、呼延、出自匈奴,幕容、宇文、拓跋、尉迟、万俟、长孙出自鲜卑,夹谷出自女真, 但今天它们大多已经融为汉族姓氏了。 汉族的复姓大都历史久远,其中的一些还很有特点。在此,我们不妨以司徒、司马、司 寇、司空“四司”为例稍作说明。它们都曾是古代官职,担任这些官职时间长了便当作姓, 直到今天还有这几个姓氏的人。 司徒:本是古代主管教化的官员,是六卿之一。因为担任这一官职的人员不同,朝代不 一,因而可能源头不同。相传虞舜就做过帝尧的司徒,虞舜的后代便有人以司徒为姓,他们 原来的姓氏应是妫或姚。另外,春秋时卫国有司徒瞒成,卫是姬姓国,所以这支司徒姓的人 可能出自姬姓。 又如, 春秋时宋国有司徒边□。 宋是子姓国, 所以这支司徒姓的人出自子姓。 司马:是一个掌管军事的官员。担任这一官职著名的有周宣王时的程伯休父,休父的后 代便以司马为姓,汉代的司马迁就说自己是休父的后裔。其实,古代担任过这一官职的人很 多,仅在春秋时各国就有多人,如“晋有司马邬、司马弥牟、司马寅,齐有司马灶,楚有司 马子鱼、司马督,宋有司马强,陈有司马桓子,是皆以司马为氏,不独程伯休父。 ”这是说, 他们的后代都姓这个姓,司马也是多源的。 司寇:古代六卿之一,主管治安,先秦各国大都设有这一官职。担任司寇的著名人物有 两个:一个是苏忿生,是周武王的司寇;另一个是卫灵公的裔孙,是卫国的司寇。他们的后 代在后来都“以官为氏” ,姓了这个复姓。 司空:也是六卿之一,主管营造。相传大禹曾任帝尧的司空,大禹的后代就有以司空为 姓。 另外, 尧的后人在春秋时的晋国出了个士蒍, 担任过晋国的司空, 士蒍的后代也姓司空。 又如, 春秋时晋国有个叫胥臣的,任司空, 人称司空季子, 很有名望。 当时晋国又有司空靖、 司空督等。再者,春秋时宋国也有司空一职,担任过这一职务的官员后代也以为司空姓但在 宋武公时,由于他名叫司空,把司空一职改为“司工” ,从而使国内姓司空的人改姓司工。 除上述以外,我们再来看看恩义姓和璧联姓。所谓恩义姓,是指为了报答某种恩德而来 的姓氏,璧联姓则取珠联璧合之义,将两个不同的姓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姓氏。这两 类的姓氏中都有不少典型的例子,比如: 张廖:这个姓的人数不多,但分布较广,今福建、港澳、台湾以及海外各地都有。从字 面上看,它是由张、廖两个单姓组合而成的,而它的产生则蕴含有一段恩义故事。相传这一 姓氏的先人本姓张,受恩于廖姓,便改姓廖,以作报答,一直到去世才恢复张姓,以便归葬 祖坟,人称“活廖死张” ,还遗令张、廖二姓不得互相通婚。后来,他的后代为了纪念这种 特殊经历,便将张、廖二姓合在一起,姓张廖。

陆范:是由陆姓和范姓合并而成的姓氏。我国当代有位著名政治家陆定一,他的长子就 姓这个姓。原来,在长征开始前,陆定一的先妻唐义贞也是红军战士,已身怀六甲,但敌情 紧急,她在生下儿子的当天就要转移,只好把刚刚出生的儿子托付给一家姓范的夫妇,为儿 子取名“小定” 。唐义贞转移中不幸被捕,三天后即惨遭杀害。范家夫妇视小定如己出,让 他姓范,称他为“范家定” 。等他 18 岁那年,全国已经解放,范家夫妇如实地告诉了他的身 世,并叫他设法寻找生父下落。几经周折,终于父子相见、相认。此后,范家定之前又加一 陆姓,称“陆范家定” 。陆定一说: “这是一个象征团结的姓氏。 ” 许世:据考证,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三年(公元 1459 年) ,锡兰(今称斯里兰卡)国王派 王子世利巴交喇惹出使中国。不久,锡兰发生政变,他无法回国继位,便在福建泉州定居下 来,娶妻生子,并把自己名字的第一个音节当作姓氏,姓世。到世隆这一代时,家里生下三 个女儿,而无男丁,为了延续香火,便让二女儿世益娟招当地人许闯入赘,后代从此改姓许 世。如今,许世已传五代,分布在福建、台湾等地。像这种既用父姓、又用母姓、二者结合 而成新姓的情况,有人称为双姓、合姓,也有人称为璧联姓,是取珠联璧合的意思。 杨邓:白族姓氏,是由一个杨姓男子入赘邓姓女家而来的,第一代的名字叫杨邓可罗。 可见,它也是一个璧联姓。 最后,还有一种情况应当提及。也就是在过去,女子的名字一向有不出闺门的习惯,出 嫁后只能以姓氏示人,与夫姓一起组成张王氏、李赵氏等。如今,在港台以及海外华人中仍 然有人遵从这种习惯,或者对此稍加变化,在结婚后的名字前缀以夫姓,而把自己原来的名 字与夫姓一起当作自己的新名字,如香港电视广播公司董事利陆雁群、饼屋老板李曾超群、 时装皇后马郭志情、美国银行亚太地区首席副总裁李赵金娜等都是如此。不过,这类姓氏与 我们的传统姓氏并不一样,它仅能作为一时的个人称号,并不能传给后代。 七、从苟姓看我国的稀有姓氏 苟姓在我国是一个特殊姓氏,也是一个近几年最受关注的特殊姓氏之一。究其原因,其 受关注是由一次集体改姓并由此引起连锁效应带来的。据 2005 年 8 月 7 日《河南商报》 “苟 姓居民不堪姓苟之苦,改姓惊动公安局局长”一文说,在 8 月 5 日上午 10 时许,河南登封 市唐庄乡张村村民宋秋丽(化名)在派出所领取到了新的居民户口簿,并为丈夫申请办理新的 居民身份证。在户口簿里,宋秋丽丈夫的原姓“苟”则改成了现姓“敬” 。对此,记者专门 前去采访,该乡的玉台村村民苟某向记者诉说姓“苟”给他造成的诸多尴尬和屈辱。公众场 合熟人向别人介绍自己说“这是老苟”会搞得别人以为是在开玩笑,弄得自己十分尴尬;有 人还用电影里那条警犬的名字叫自己“卡尔” ;最不堪忍受的是,有人见面干脆什么都不喊, 只用叫狗的声音“嗷嗷”地叫。苟某还说,孩子长大了给介绍对象,女方一听男方姓苟,先 是“扑哧”一笑,接着就是摇头,后来就没戏了。当年 5 月,公安机关“大接访”以来,该 乡的张村、郭村、玉台村十几户苟姓人来到市公安局,集体要求公安局局长给他们改姓。局 长听取了诉说后, 批示该乡派出所积极稳妥地处理好这一问题。 为此, 派出所还专门查阅 《百 家姓》 ,他发现“敬”“苟”两姓不在百家之列;又根据苟姓老人说他们的祖上是从河南荥 、 阳迁来的线索,又专程赶赴荥阳查询。结果了解到,这支苟姓人的祖先原本姓敬,在五代十 国时期的后晋为官,因为皇帝叫石敬瑭,他的姓冲了皇帝的名讳,再加上他在朝中又得罪了 皇帝的近臣,于是被改“敬”为“苟” ,后来还迁到登封居住。正是在了解了上述情况和仔 细查阅有关文史资料、认真考究“敬”与“苟”两姓渊源的基础上,民警根据局领导的批示, 将“苟”姓改成“敬”姓,让这些居民了却了多年的夙愿。事情传出后,社会上的一些人对 这种做法不以为然,北京的一位民俗学者还说“不管姓什么,都没有改姓的必要。 ‘百家姓’ 是我国文化的展现, 每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来历和故事。 姓氏是这一辈人对上一辈人的一种 追念, 同时, 姓氏不分贵贱,因此姓氏是不应该改的。 ” (见 2005 年 08 月 09 日《法制晚报》 ) 由上可见,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姓氏,给村民带来了心理负担,登封市公安局本想

出于好意为百姓做件好事,但没想到此举引来引起国内其他一些地方“苟”姓居民的效仿, 也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上述该姓事件发生后,登封市公安局在 2005 年 10 月 20 日上午接到辽宁省沈阳市一苟姓家族集体发来的一封感谢信,执笔的苟福友在信中 说,在沈阳和抚顺居住的苟姓约有 90 多户 500 余人,家谱记载他们祖籍济宁州郾(音)州 府嘉祥县商村庄。他们有的从小就随母姓,有的干脆不要姓,直呼其名,长大后参加工作调 往外地的改姓为敬。 其中在马鞍山工作的就有 9 人姓敬。 他们在报纸上看到河南登封苟姓人 改姓敬的报道后, 非常振奋, 但沈阳市公安局户证处的民警告诉他们, 虽然登封的做法很好, 可目前他们要改姓尚存难度。而《沈阳晨报》报道说,2005 年 9 月 15 日,辽宁省新民市的 苟旭威为苟姓所累 30 年不堪忍受,专程赴省公安厅要求改回祖姓敬。 “这个姓已压抑我 30 多年了,我现在都不好意思到外面去打工,只能一直在家做农活。 ”苟旭威的父亲也说: “我 家祖籍在山东,年轻时因为姓苟,想当教师但怕学生老拿‘苟老师’开玩笑,就没当成,这 次同意儿子改回‘祖姓’———敬。如果成功了,我还要在村里摆两桌酒,召集乡亲们一起 庆贺哩。 ”又据 2005 年 8 月 24 日的《东亚经贸新闻》消息说,在长春市二道区吉林街道丹 阳社区有一个家庭,父亲姓苟,女儿却姓刘。原来是家里老太太做主让孙女改随了母姓。据 了解,目前全国有不少苟姓居民开始恢复原来的敬姓,也有部分人随母姓或故意念成“勾” 音。 一个苟姓该姓引发真么多的关注,应该说是公安部门当初没有料到的。其实,姓氏作为 一种家族血脉绵延传承的标志符号, 里面打入了太多的历史文化烙印。 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砺, 很多姓名其实只剩下了符号意义。姓苟的人嫌“苟”与“狗”谐音听起来不美,就要查查历 史旧账, 那么姓巫的、 姓勾的、 姓黄的、 姓朱的, 是不是都可以援引此例改个好听的名字呢? 基层派出所煞有介事地将这等事儿当成一件“民心工程”来办,当成一桩重要信访案件来处 理,实在是没把严肃的户籍管理规定当回事儿。公安机关不向群众做出提醒,反迁就少数人 的意愿为其改姓,也属不太负责任的行为。对此,我们不妨进一步考察。 (一)关于苟姓及其来源 苟姓其实是一个在我国颇有影响的姓氏,姓这一的人也非仅限于河南、辽宁等省, 其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如据我国最新的户籍人口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全国共有姓苟的人 415402 个,其中以四川人口最多,有 205737 人;其次是甘肃,有 51867 人;再次是陕西, 有 36911 人;其他超过 10000 人的省市还有贵州 31803 人,重庆 26689 人,山东 13270 人, 云南 10370 人;10000 人以下、1000 人以上的省区有河北 6824 人,新疆 5380 人,河南 4003 人,青海 3886 人,山西 3124 人,宁夏 2898 人,湖北 2463 人,吉林 1553 人,黑龙江 1547 人,内蒙古 1313 人,辽宁 1205 人,江苏 1058 人;1000 人以下、100 人以上的省市有北京 587 人,天津 578 人,广东 571 人,安徽 421 人,湖南 417 人,浙江 317 人,江西 256 人, 上海 184 人,海南 170 人;只有在福建、广西、西藏 3 省区没有见到姓苟的人。加以它的全 国人口超过 40 万,因此,也算是一个人数不是很少的小姓。 如果我们对苟姓进一步研究,还会发现,苟姓还是一个来源较为复杂的姓氏,但得姓最 早的一支相传与黄帝有关,是由黄帝子孙再分封而来的姓氏。相传黄帝有子 25 人,其中有 14 人都得以受姓命氏,在这些姓氏中便有苟姓。另外,相传帝舜的后代中也有人姓苟,北 魏的鲜卑姓氏若干和五代时期后晋的敬姓、 宋代的句姓等也都改为苟, 都不同程度地使苟姓 来源进一步扩大。 在发展中,苟姓形成了河南、河内、西河、山西等郡望,并有战国时人苟变、汉上觉太 守苟谏、晋尚书右丞苟唏等知名于世。当代,苟姓分布以四川、 山东等省最为集中, 另在羌、 回、畲等民族中也有所见。 (二)关于敬姓来源 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 其中较早的一支相传是黄帝孙敬康的后代, 另一支则与帝舜的

后代有关。 相传, 帝舜裔孙满被周武王分封于陈后, 数传至陈厉公, 有子名完, 史称公子完, 因陈国发生内乱而出奔齐国,改姓田,史称田完。他后来在齐国成为一位政治名人,去世后 被谥为敬仲,他也因此被称为田敬仲完。他的后代曾取代齐国统治权而成为统治者,另外也 有人以他的谥号为姓,姓敬,从而成为另一支敬姓人。 敬姓在历史上,曾形成平阳等郡望,并出现了春秋时秦国宰相敬丕、五代后梁兵部尚书 敬翔等著名人物,当代则主要分布在四川等省中。 值得一提的是,敬姓在发展中由于与皇帝的名讳相同的缘故,曾遇到过多次改姓现象, 甚至被认为是一个最倒霉的姓氏。所谓避讳,就是在我国古代时,如果一个人的姓与某个皇 帝或圣贤的名字相同或相近,就要设法避开,或者再去姓别的姓氏。敬姓就是这样。早在南 朝梁时,权臣侯景曾建立一个汉朝,由于敬姓人的姓氏与他的名字同音,应该加以避讳,于 是便改姓恭。侯景的政权灭亡后,他们虽然得以恢复原来的姓氏,但到五代十国时,又因为 姓氏犯后晋高祖石敬塘的名讳,不得不把姓氏拆开,一分为二,成为“苟”“文”两个姓氏。 、 后晋灭亡后,后汉建立,他们恢复敬姓,但不久以后后汉归宋,他们又遇到宋太祖赵匡胤祖 父赵敬的名字,又得避讳,于是又改姓文。 (三)正确认识当前的改姓现象 改姓作为我国姓氏发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无论古代还是现在其实都是一个很有趣的话 题。但由于我国人十分重视自己的姓氏,随意该姓也不可取。以上述苟姓该姓为例, 改姓氏并没有法律依据,变一字也不是小事。据 《辽沈晚报》记者王志东在 2005 年 10 月 9 日报道,当地一缑(音 gou)姓男子要求改姓,同时还有一个郎姓男子也要求改 姓。从辽宁省公安厅户政部门得来的消息表明,一些缑(或苟) 姓、郎姓居民纷纷要求改姓。 据沈阳户政部门工作人员介绍, 通过电话咨询的改姓者, 姓苟的比较多, 他们希望恢复 1000 多年前的祖姓。辽宁省公安厅户政科有关人士表示,从已经掌握的情况看,全省姓苟和姓缑 的居民有几百人, 郎姓居民也有数千人。 如果都要改姓, 势必会给公共资源带来不小的负担。 在过去,改姓更是一个大的问题。凡是读过《水浒传》的人大概都还记得,在第 26 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里,曾提到好汉武松在杀了西门庆后被充军 发配,路过十字坡时,正赶上菜园子张青的夫人母夜叉孙二娘卖人肉包子,险些中了她的道 儿。只是武松多了个心眼,才把孙二娘的把戏识破,甚至要把孙二娘治罪。正在他要杀孙二 娘时,张青从外面回来,撞见此事,要武松报上名来。武松这时又显出了英雄本色,为了表 示好汉做事好汉当,便说出了他那传诵至今的名言: “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 便是! 这里的 ” “行不更名, 坐不改姓” 其实是反映了我国很久以来就普遍存在的公众心态, , 意思是说由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姓氏是神圣的, 它是不可以轻易改的, 如果改了就是叛祖离 宗,大逆不道,哪怕是处在危险之中时也是如此。但在事实上,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由 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姓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还是一种常见现象。甚至有人说,我国当 初只有几个或几十个姓氏, 正是因为改姓才使姓氏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 它实际上已成为 我国姓氏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 改姓究竟有这样的作用吗?是什么原因让人去改 姓的?我国自古及今又有什么具体的改姓途径?如此等等, 笔者都进行过专门的研究, 中央 电视台大型专题文化片《话说百家姓》第七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中国的百家姓》话题 九等都集中反映了相关成果。 综合这些研究可知, 在我国历史上就曾有过许多不同性质的改 姓,其中有因为被皇帝赐姓而改姓的,有为了避天子名讳改姓的,有为了避祸改姓的,有因 为入赘而改姓的, 有因为被收养而改姓的, 有为求发展而改姓的, 有假冒别人姓氏而改姓的, 有少数民族汉化改姓的,等等,情况复杂,不一而足。但集中到一点,大抵都是不得已而为 之的。由于我国向来把自己的姓氏看得很重,不是遇到万难之事,非改变自己的姓氏以解燃 眉之急,或避灭门之祸,很少有人愿意轻易改姓。而改姓也涉及到从古到今的许多方面。所 以,我们今天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执法的过程中,都要考虑到这些历史因素,不能简

单地一改了事。因为这样既不符合我国姓氏的发展规律,也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关于改姓,在我国今天也不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它还还牵涉到一个姓名权的问 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第 99 条明确涉及到公民的姓名权问题,规定“公 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 在这里,所谓的姓名权包含三个基本内容,即公民的自我命名权,对姓名的专有使用权以及 姓名变更的权利。姓名权属于人身权的范畴,任何人无权干涉。但尽管如此,如果要真正去 改名换姓,仍然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比如,我国的户籍管理机关基于管理的原因另外制定 了一个《户口登记条例》 ,其中规定 16 周岁以上的公民需要变更姓名时,由本人向户口登记 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从程序上严格控制改名。而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户口登记部门不能随便 更改公民的名字,这主要是为了便于对人口进行管理的缘故。因为,如果不对更名权进行严 格控制,轻则使户籍管理工作大大加重,影响民警的办案效率和质量,重则导致社会治安的 混乱。有些公民要求改的是外国名,有些人改的名字生僻怪异,甚至在电脑上无法输入,还 有些人要求改的名字粗俗低级,有违社会公德。对于这些改名要求就不能一概允许。另外, 对成年公民来说,改名牵涉到的不仅是身份证项目的更改,更多是对原有社会关系的影响, 比如婚姻家庭关系、人事档案、银行账户、信用证存储信息、房屋产权等,都要随之更改。 更严重的是, 如果有那么一些违法的人为了逃避法律制裁改变姓名, 就不仅意味着从此可以 逍遥法外,而且也是给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设置障碍。同样,在其他一些特殊时期,也可能 会出现相同的情况。比如,在已经被法院立案的诉讼案件中,还没有审理完时却遇到了被告 改名字,法庭上法官叫被告原来的名字张三,被告便可以加以否认,说自己不是张三,而是 李四, 甚至可以以传票的名字与自己不符为由拒绝到庭。 到这时, 法院就必须重新调查取证, 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因此,为了保持姓名的相对稳定性,减少某些不必要的混乱,我国有 关部门对要求改名换姓的人作出适当限制,显然也是有必要的。 再者,关于改姓,它所牵涉到的姓氏其实是我国的一个非常稳定的文化现象,传统的从 父姓是种约定俗成,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它表明了血缘承继关系,近年尽管表现为观念淡化 等现象,血缘意义下降,符号意义上升,甚至还有改姓或自造姓氏等事发生,但我们也没有 必要完全否定我们几千年来的约定俗成,完全打破这种传统。据一家报纸报道,南方某地有 一位刁先生,因为自己姓氏的读音比较特殊,总是容易让人与意思不好的字眼联系在一起, 小时候就没少受同伴笑话。 为了不让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 他情愿孩子不姓自己的姓。 最后, 夫妇俩和亲友们反复商量, 决定让孩子跟外婆姓李。 报到中还说有位王先生的太太生了一个 男孩,男孩的外公外婆提出让外孙跟外公姓,但男孩的爷爷奶奶却不同意。夫妻俩没有一办 法,最后只好给孩子起两个名字,一个跟爸爸的姓,另一个跟妈妈的姓,登记户口时则用跟 爸爸姓的名字。 另有一位研究姓名的专家说, 他在前几年写过一本关于怎么给孩子起名字的 书, 后来有两位女读者先后打来电话, 说要给孩子改姓, 问他可以不可以。 他当时觉得奇怪, 中国人讲究行不更名, 坐不改姓, 这两位女士怎么想为孩子改姓?于是就问她们为什么要给 孩子改姓。其中一位说是因为离婚,后来又嫁了人,不想让孩子姓前夫的姓,孩子也不愿意 用后爸的姓。另一位说她和她爱人一个姓王,一个姓李,这两个姓怎么给孩子起名字都有重 名的,所以想给孩子改一个姓。这位专家听了,觉得两位女士的想法十分开放,摒弃了我国 的传统姓名观念,非常有趣,就对她们说:现在我国没有姓名法, 《宪法》规定孩子可以随 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没规定可以改姓,也没规定不可以改姓,给孩子改姓没什么不可以。 两位女士听了专家的话以后,就按各自的想法去做了。 其实,对于上述这位专家的说法,尽管在理论上说说可以,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据 前些天的一家报纸报道, 在北京市顺义区居住的一位姓刘的先生因为前妻擅自作主改了孩子 的名字,感到很伤心,就一纸诉状将前妻告上法庭,一时成为街头巷议的争夺孩子姓名权的 纠纷案。原来,刘先生 7 年前与前妻离婚,女儿小琪当时仅 3 个月,随前妻一起生活,原告

每月给付抚养费 100 元。离婚后,刘先生虽然生活困难但一直坚持给付孩子抚养费。在提起 诉讼以前, 刘先生得知前妻私自将女儿姓名改为继父的姓, 觉得这样严重伤害了他与女儿之 间的父女之情,对此十分伤心,为此提起诉讼,要求前妻立即恢复女儿小琪的姓名。这篇报 道没有说明诉讼的结果如何, 也没有就此向具体办案人员或专家咨询, 我们还不知道等待这 位刘先生的究竟是什么,但仅就这件事的本身看,由于孩子毕竟是属于夫妻双方的,不管这 种关系是否还存在都无法改变这种事实, 刘先生的前妻在刘先生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作主 为孩子改姓显然是不合适的。 另外, 还有一件与上述类似的例子是, 一位家住北京市昌平区的陈先生与妻子何女士协 议离婚后,在何女士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为儿子改了姓,也被前妻告上法庭。原来,在孩子 刚出生的时候,陈先生由于出于对妻子的爱,主动提出儿子随母姓,妻子欣然同意。随着儿 子一天天成长,二人的感情出现裂痕,在双方都努力挽救未果后,双方协议离婚,儿子随父 亲生活,何女士每月支付儿子的抚养费和教育费 360 元。后来,陈先生未征得何女士同意, 将儿子的姓改成了自己的姓, 何女士直到带儿子出去旅游购买机票时才发现这件事。 在多次 向陈先生提出异议无果的情况下, 她向昌平区人民法院起诉, 要求判决被告陈先生赔礼道歉, 恢复儿子的原姓名, 并保证今后不再擅自更改儿子的姓名。 而法院经审理后也支持了她的合 法权益, 依法认定陈先生为儿子改姓的行为侵犯了何女士本来享有的子女随其姓的权利。 可 见,像上述这两种情况,都是由于事先没有征得对方同意而自作主张为孩子改姓,从而也都 引起了官司,说明改名换姓对有关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随便的事情。 与上述两个例子不同, 还有一个因为要求给自己改姓而引起诉讼的事, 是在一位市民和 户籍管理机关之间发生的,同样也很典型。这位市民原来姓王,现住北京市石景山区,是一 位已经退休的老先生,退休前是一位教师,对历史名人充满崇敬之情。为了缅怀古人,决定 将自己的名字改成“奥古辜耶” 。这其中, “奥”意思是深奥, “古”是古代, “辜”则意味着 辜负, “耶”是一个语气词。为此,在 1989 年,他首次向户口所在地——河北涿州的双塔派 出所提出了变更姓名申请,但被拒绝。1994 年,已经回京的他第二次向户口所在地——崇 文区天坛派出所提出改名,又被答复“不能改” 。1998 年,王先生离婚,独自迁到北京市石 景山区,户口也随之转移到该区某派出所,第三次要求改名,得到的答复还是不行。2000 年、2001 年,已经退休的王先生又屡次到派出所申请改名,后来又到石景山分局要求改名, 仍被工作人员婉言谢绝。于是,2002 年 11 月 11 日,王先生以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行 政登记不依据法律为由, 向石景山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要求受诉法院依法裁定被告行政行 为违法, 并要求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为其办理姓名变更登记手续, 石景山法院受 理了此案。直到这时,石景山分局才作出一个让步,同意给他改名,并正式通知他在 12 月 3 日下午到某派出所办理姓名变更登记手续,他也在随后向石景山法院撤诉。可见,王先生 为改一个名字,前后争取 13 年,所付出的代价是何等高昂。 总之,姓氏作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标志,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它在经历了几千 年的历史变革之后发展到今天,希望我们都能善待它,深刻理解“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 句话的厚重内涵。 稀有奇姓 奇姓之“东、西、南、北” 东姓:有五种来源。一种相传是舜的七友之一东不訾之后;一种相传是伏羲的后裔 东蒙氏之后; 另外高句丽姓氏也有东姓, 后代迁到中原后仍姓东; 也有些东姓是由土族的 “什 东加”这个姓改过来的。 东姓目前在中国分布较广 ,在江苏海门 、天津静海 、黑龙江、河北、辽宁、甘 肃、青海等地均有分布 ,但人数不多。

西姓: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是以国为姓,相传古代有个西国,也有说是西陵古国, 后来人们就把西当成姓。第二种说法,是说战国魏国时邺县有个县令叫西门豹,他的后代把 “西门”这个复姓改成了“西”姓。第三种是由满族姓氏改过来的,清朝满族八旗中锡克特 哩氏后来改成了西姓。 南姓:来源较为复杂,据《史记》记载,夏禹的后代有以南为姓的;第二种来源, 是说商王盘庚的妃子姜氏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南赤龙,其曾孙南仲在周宣王时为大夫,他的 后代就以南为姓;第三种说法认为,春秋时卫灵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他的后代就把南当 成姓;第四种来源,也是说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高士隐于南乡这个地方,他的后代就改姓 南。在中国分布较广,河南南姓尤其多 ,约占全国汉族南姓人口的 75%。 北姓:来源有三种。一种是以地名为姓,据记载,在远古有个叫北的地方,相传黄 帝把蚩尤部落的一些人迁到了这里,其后人就以“北”为姓;也有记载说,北还是高句丽的 一个姓氏,高句丽姓氏中不但有北姓,还有东姓,由此推断,应该是以方位为姓;还有一些 北姓是由北门 、北宫、北郭、北人 、北野这些复姓改过来的。主要分布在河北曲阳、山西 汾阳、四川德昌,内蒙古包头等地。 奇姓之“柴、米、油、盐、酱、醋、茶” 柴姓:系自江姓。分布较广 ,尤以山东、湖北等省多此姓。名人有柴武,汉高祖 时将军,斩韩王信于参合;柴荣,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军事统帅。 米姓:源自芈(音米)姓,北宋书法家米芾自称是先秦时楚国后裔,本性芈,后改为 同音字米。另外,隋唐时,西域有一个米国,当时常有米国人来中原定居,他们以国名为姓 氏,后来形成米氏。分布较广,约占汉族人口 0.037%,尤以湖南、山西等省多此姓。 油姓:起源不详,但唐代已有人以油为姓。今山西、山东、台湾省等地均有分布。 名人有油风,明时陵川人。 盐姓:源自春秋时齐毋盐大夫之后。一说,或掌盐池者之子孙以为氏。今江苏、四 川等地有分布。名人有盐昉 ,唐代以画肖像、佛像著称;盐翼,明代鸿儒。 酱姓:源出不详。 醋姓:源出不详。 茶姓:源出多头:一、炎帝葬于茶陵,因氏;二、齐太公之后有茶氏;三、明清时 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为茶氏,系彝族。今云南、浙江、台湾省等地有分布。名人有 茶话,汉时人,见《江都易王传》 ;茶昱,明时武平人,洪武中洛川县训导。 奇姓之“死、难、老、毒” 死姓:据说是倒数第二“小姓”“死”姓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少 。 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非常避讳这种事情,不愿意张嘴闭嘴 “死来死去”的。 难姓:有人统计过,这是中国倒数第一姓。这个“难” ,读去声。分布在河南四座 小村里,世代居住在此的男女老少,全姓“难” 。这让外界联想到灾难、困难等不愉快的事 情。殊不知, 韩国人看来, 这就是自己的祖根。 据说, 河南曾出土过一块南北朝时期的石碑, 记载一名鲜卑族官员——难楼。 “难”姓随鲜卑北迁,松花江当时也改名成了“难江” 。几经 辗转,难姓鲜卑族才涉足朝鲜半岛。 老姓:一降生,就要被称为“老??” ,不愿意也得这么叫, “老”字跟你一辈子。 比如还穿开裆裤的“老豆豆”“老宝宝” 、 ,尚未出阁的“老女士”“老小姐” 、 。叫起来,很别 扭。这个姓,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萨克达”这个满族姓更改汉姓而来,已经有两三百年 的历史——“萨克达”的满语就有“苍老”的意思。一说是广东佛山的四大土著姓氏之一, 现在佛山南海区西南的“世老村” ,大多姓老。 毒姓:这个姓,叫起来、听起来都非常吓人。谁愿意和“毒先生””毒太太”打交 、

道?哪怕这些姓氏的人,再古道热肠,也让陌生人滋生几分畏惧。据说,台湾省嘉义县太保 市过沟里就有一户毒姓人家,其祖先是清朝的翻译官。几代单传后,如今,已繁衍出了男丁 六人。 中国的单字稀有姓氏 偰、苌、牵、邸、静、望、颛、格、是、奇、位、标、以、鸡、度、凡晨、树、家、茹、 斯、黑、拜、支、剑、吾、呼、福、鲜、斗、生、节伞、枚、慈、密、天、风、德、尼、驺、 京、英、皋、寻、先、主、千庭、首、祭、板、夜、竟、防、多、依、才、爨、玉、信、所、 贵、沃 姓氏:鸡姓 姓名:鸡美英 祖籍:越南华侨 现居住地址:佛山市三水区迳口原华侨农场 简介:广西东兴市内的鸡姓同宗同祖,故地为江平镇横隘一处名为园提牛的地方,当年 老祖宗生出七个儿子,成为七房鸡姓分布东兴各地,至今已有 8 代。每年清明,整个东兴的 鸡姓都一起去祭扫祖宗。他们原来的姓氏实为“雞”字,而非“鷄”字,使用简化字后没有 了“雞”字,只能用鸡为姓,不过很多人都不认这个“鸡”字,只认“雞”姓,户口本和身 份证上以“鸡”字为姓,实非得已。雞姓的根源还可以上溯到南宁苏圩,更老的是在博白清 化,去年他还上苏圩参加过那里的祭祖活动,这两个地方的族人都改为姓奚了。在东兴把姓 “鸡”改为姓奚的也大有人在,如今约占整个鸡姓的 1/3,他们一般都是外出工作或打工觉 得姓氏不雅后改的。 姓氏:刀姓(傣族) 姓名:刀美兰 祖籍:云南景洪 现居住地址:云南省歌舞团 简介:传说“刀”是皇帝赐给的,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傣族首领不远万里到东汉皇朝 洛阳朝贡,皇帝见他有名无姓,就赐给他一口宝刀,以“刀”作为他的姓氏,于是,建国前 傣族大小头人取汉名时一般都姓“刀” 。至今著姓“刀”的,一般都是过去有钱贵族或和当 土司的人氏。以刀为人名之首,始见于里宣慰世系的第六代,称为刀补瓦。史籍《车里宣慰 世系简史》记载说: “岛亨龙继承父位时,正是宋理宗皇帝在位时期。朝廷将景陇王的奏 文中岛亨龙的‘岛’译为‘刀’ ,自此以后,景陇王的汉名都是‘刀’字起头??岛亨龙有 二子, 长子刀补瓦??” 刀补瓦是车里宣慰使中第一个用刀字命名的人, 后来又出现刀暹答、 刀弓满、刀更勐、刀坝光、刀双勐等。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公元 1289 年)设军民总管府,由 傣族首领贡理、贡銮、贡禄管理所属地区,元朝朝廷赐贡禄姓刀,该支刀氏得姓自此始。 姓氏:东野姓 姓名:东野光亮 祖籍:山东泰安 现居住地址: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简介: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平子,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鲁 国有大夫叫季平子(季孙间如),因有功于国,被封赐食采邑于东野(今山东平邑),其后代中 有人以地名为姓氏,称东野氏。东野氏自得姓后,一直在山东省平邑县一带发展繁衍。在全 国均有分布。 姓氏:香姓 姓名:香植球

祖籍:广东广州市横沥镇 现居住地址:香港 简介:730 年前,即南宋末年,一个查氏孝廉遭到元军追捕,东躲西藏无处安身,逃到 横沥镇村头所在地,终于定居。为了安全,隐姓埋名,于是将“查”字下面的一横放到了上 面,改姓为“香” 。此后,香姓安居乐业,繁衍不息。 姓氏:支姓 姓名:支玉石 祖籍:? 现居住地址:? 简介:支氏,郡望鄱阳。据《支氏宗谱》载:"支者,外国月支人慕华而来,遂家焉, 详于汉支雄传,鄱阳其郡也。"月支国,亦称月氏国,是古西域城国名。据考,其族初居甘 肃敦煌县与青海祁连县之间。北宋建隆年间,有支可胜授内翰御史。嘉?年间,有支融授吏 部尚书。支郗龄,宋崇宁癸末年登进士,亦授吏部尚书。支立由翰林迁为太守。尔后子孙益 繁,散处于台处绍金。金华支氏始祖为支融。永康支氏始祖为支可胜第十四世孙支佑惠,自 缙云徙迁永康九里口,尔后析居长塘湾等地。其行辈字目为:"显昭明远,康宁富贵,寿元 通达,礼义忠信,万世荣昌,德泽厚长,文章华美,方正贤良。" 姓氏:党姓 姓名:党国英 祖籍:陕西省子长县 现居住地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简介:党姓出自姬姓。春秋时候,晋国有大夫被封到上党这个地方,其后代有的以地名 作为姓氏,称为党氏,是今天党姓的一支起源。还有一支党姓也起源于春秋时候,那时后, 鲁国有个大夫被封到党这个地方,他的后代也以封地名为姓氏,成为党姓的又一支来源。古 代西北少数民族羌族,羌族中有姓党项的,后来和汉族融合通婚,学习汉族文化,接受了汉 族单姓的习惯,就改为党姓。又有说古代北方有鲜卑族人,也有以党作为姓氏的,后来成为 汉族党姓的一个来源。当代的党姓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以陕西、山东、山西、云南等 地较为集中。其中,陕西韩城的党家村在秦陕大地的角落里熠熠生辉,近来年随着“民居瑰 宝”的美誉声名鹊起。 姓氏:宾姓 姓名:宾恩信 祖籍:广西博白县 现居住地址:广西桂林市信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简介: 据专家学者考证, “宾”为当时“宾氏族”的首领,入为商朝君主武丁服务,任 重要贞卜人的职务,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史官,当时宾氏族有封地名“宾” ,首领也曾封有爵 位称“子宾” 。如果这些资料得到进一步的考证,就可以将宾氏家族的历史,从东周春秋再 往前推五百年,直到殷商武丁时期(约公元前 1400~前 1300 年左右)。 姓氏:揭姓 姓名:揭立业 祖籍:广东廉江县 现居住地址:广东汕头 简介: 《辞源》 “揭”词条: “姓,安道侯揭阳定之后,改为单氏,江西建昌府多此姓。 ” 遗世独美潮汕之光 上述资料,确证全国各地揭姓,皆源出于揭阳县。揭氏一族在赣、闽、 粤三省各地播衍繁殖,族众殊盛,仅廉江一地即广布八十多村,共三万多众(1983 年修谱

统计) 。随着《揭氏族谱》的入潮,潮学界获得的可喜信息应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特别令人 振奋的就是正史记载的史定(揭猛)其人及其令揭阳事,不但得到了无可置疑的证实,而且 使我们得以从历史的深度,透彻地了解到当年史定顺应历史潮流, “挈地归汉,收平两粤” , 为西汉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今天,我们也正在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大业, 当更凸显史定(揭猛)回归大汉的积极的历史意义和借鉴、启示作用。 姓氏:双姓 姓名:双清 祖籍:江西临川 现居住地址:台湾?国民政府秘书 简介: 出自以地名为姓, 与蒙姓同出一宗。 远古夏朝时期, 颛顼帝的裔孙受封与双蒙城, 其后代有的以双姓为姓,形成双姓;有的以蒙姓为姓,形成蒙姓。 双 清:字止澄,江西省临川人(今湖南乡双家村) ,清光绪十六年(1890 年)生,毕 业于贵州师范学堂。曾任广州大元帅府参事。民国十六年(1927 年)七月,任国民政府交 通部参事。次年二月,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十二月任国民政府交通部秘书。

姓氏:戢姓 姓名:戢家齐 祖籍:四川省简阳市 现居住地址:四川大学制造工程学院 简介:传说为舜裔姓氏,即舜帝支姓氏。 在江西临川抚北镇有一村姓戢 戢斗勇(1958 年生) ,江西临川人,1982 年 1 月毕业于江西大学哲学系七七级,曾任江 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任、 副研究员, 现任佛山大学宣传 部长、研究员,兼任校报主编、编审,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优秀主编,广东省出版系列高 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思想宣传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 (百)培养 对象。 姓氏:苟姓 姓名:苟仕金 祖籍:四川苍溪 现居住地址:长春天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简介:元和姓纂“苟姓” 云: “国语黄帝之后。 ”按拘、苟并从句得声。 “厘”“衣” 、 , 韦昭本作僖”“依” 、 ,史记五帝纪集解引虞翻注与此同。 “嬛”字旧脱,亦依虞注补,韦本作 “儇” 。○经义述闻卷廿一王引之曰: ’路史“荀”作“苟”是也。广韵: “苟姓出河内、河 南、西河三望。 ”国语云: “本自黄帝之子。汉有苟参。古厚切。 “荀本姓郇,后去邑为荀, ” 今出颍川。相伦切。 ”是荀姓为文王之后,苟姓为黄帝之后。轩辕黄帝传亦作“苟” 。潜夫论 “苟”作“拘” ,古声相近。 四川多此姓。 今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山东。 姓氏:虎姓 姓名:虎艳芬 祖籍:四川新都龙虎村 现居住地址:广州 简介:虎姓在现代较为鲜见,古代亦不多。据《风俗通》载:有“合浦太守虎旗” 。虎 旗为汉代人氏,传为八元伯虎之后人。在历史上还有虎子威、虎大威、虎臣等人,亦为虎姓

一族。在东汉《风俗演义》收的姓氏中就有此姓。汉代著名产珍珠的产地合浦,有太守名虎 旗。元代有虎秉,为河内知县。明代有大将虎大威,榆林人,曾为山西总兵。清代有虎坤元, 四川人,为咸丰年间提督。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虎氏姓名五例。此为冷姓,姓的人较少, 为一般人所忽略。此外,带“虎”字的复姓有“术虎”“虎夷”等。云南省昭通地区的虎姓 、 则是取祖上“虎威将军”封号的“虎”字为姓。生活在甘肃环县虎洞乡的虎姓人居多,自称 自己的先祖是姬姓后裔。虎姓望居晋阳郡(秦置晋阳县,赵国都城置晋阳郡。不久又改名太 原郡,属太原郡辖,现在山西太原市) 。据《回回姓氏考》载,虎(Māo 音猫)姓回族“唯 成都虎姓,音不读虎而读猫(Māo)音。 ”其实,云南地区的虎姓也读猫(Māo)音。虎姓 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南京、成都和洛阳等地。 姓氏:母姓 姓名:母国政 祖籍:辽宁锦西 现居住地址:北京出版社 简介:母氏源于田姓。据史籍《风俗通》记载: “胡母,姓,本陈胡公之后,齐宣王母 弟,别封母乡。远本胡公,近取母邑,故曰胡母氏。 ”在文献《姓氏词典》中介绍: “母”姓 的历史悠久, “母”姓是从复姓“胡母”而来,源于田姓,所谓“系出田氏” 。母姓早期主要 生活在山东一带,汉唐之间在山东东部形成郡姓望族,以平昌郡为郡望。后因战乱、仕宦、 移民以及明清之际闯关东等原因,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 姓氏:香姓 姓名:香植球 祖籍:广东广州市横沥镇 现居住地址:香港 简介:730 年前,即南宋末年,一个查氏孝廉遭到元军追捕,东躲西藏无处安身,逃到 横沥镇村头所在地,终于定居。为了安全,隐姓埋名,于是将“查”字下面的一横放到了上 面,改姓为“香” 。此后,香姓安居乐业,繁衍不息。 姓氏:鲜于姓 姓名:鲜于景华 祖籍:湖北武汉 现居住地址:美国加州 简介:出自子姓,以国名、邑名合并为氏。商朝末君纣王有叔箕子封于箕(今山西省太 谷县) ,官为太师,多次就纣王的荒淫残暴进谏,纣王仍依旧如故,不思悔改,后来竟将箕 子关入大牢。周武王灭商后,箕子直言劝谏武王当行仁政,却不肯应武王的请求再次为臣。 他出走辽东,并建立了朝鲜国(据传此国是现在朝鲜的前身) 。相传他的子孙中支子仲封的 在于邑,就合国名与邑名,自称鲜于氏。 姓氏:蚁姓 名人:蚁光炎 祖籍:广东澄海 现居住:泰国中华总商会 姓氏:螘姓 名人:螘廷禧 祖籍:福建莆田现居住:台湾 简介: 福建古闽族土著有雷、蓝、车、蚁四个族姓,蚁姓属闽越土著遗裔。蚁姓的发源地莆田 市涵江区塘头乡和市内城厢区这两处蚁姓聚居地。 在潮汕地区, 只有澄海有蚁姓人聚族而居 的村落,两村人口约 6 千多人,还有若干零星居住点,全潮汕估计上 1 万人。蚁氏移居海外 的历史也很早,主要侨居泰国和越南。 在莆田,还有另一部份人姓螘。螘是古代蚁字的写法,音与义相同。蚁改为螘始于明代 后期。蚁氏原本居于涵江区塘头,以务农烧窑为业。明代,始有蚁读书人迁入城区居住。在 应试场上, 宗师讶其姓不雅,提笔改蚁为螘。至今, 莆田仍有以螘为姓的。并有人迁移台湾。 其中以螘廷禧家族名最著。螘廷禧为清同治元年举人,其孙螘硕,1949 年迁台,曾任同民 党中央监察院秘书长。 姓氏:豆姓 姓名:豆冷伯 祖籍:陕西永寿县 现职:陕西咸阳作协 简介: 胡姓改汉姓。 丁零族(高车族)鲜于部的纥豆陵氏, 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 以及在后来的唐王朝时期,改汉字单姓为窦氏、豆氏。鲜卑族慕容部的豆卢氏,后在北魏孝 文帝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字单姓为豆氏。鲜卑族拓拔部的纥豆陵氏,后在北魏孝文帝的 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字单姓为窦氏、豆氏。其中有部分窦氏后因户籍管理工作的失误,也 成为了豆氏。鲜卑族吐谷浑部的赤小豆氏,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字单姓 为豆氏。据史籍《北史》记载,豆代田,鲜卑胡,代人,拓拔焘时拜勇武将军,后封长广公, 长广王卒于统万镇大将,谥曰恭。子豆周求。鲜卑族豆莫娄部的豆莫娄氏,后在北魏孝文帝 的汉化改革过程中,由于分支较多,因此改汉字单姓分为芦氏、莫氏、豆氏、娄氏。其实, 该世系中的豆氏、窦氏,实际上是姓出同源。 姓氏:茆姓 姓名:茆光兴 祖籍:南京市浦口区汤泉镇 现职:苗木专业户 简介:据考证史料,始祖茆叔(后更名为茆伯)实属周公旦的第三子,在今山东省金乡 建立国家,后背皱国所灭。茆伯伪服领后裔迁徙至北京西北绿野郡(现在的东卯县)居住生 息。据江宁《茆氏宗谱》记载:远祖茆极普、茆极昌、茆极智叔兄弟八人领后裔在南宋之处 从绿野郡随驾南迁至金陵。据江宁、盐城、肥东、芜湖、沭阳等地的《茆氏宗谱》记载,远 足因避兵乱,由江宁(金陵)迁徙至芜湖、肥东、苏州居住生息,后因赶散之因,从苏州四 门迁徙到苏北各地居住生息。茆铨原姓茅,以武功封为招讨使,改姓为茆。梅鼎祚说了两个 问题: 一是, 在明朝万历年间茆氏家谱中就记载原来姓茅, 所以有“鼎敬诺, 取其原本阅之, 系自周公三子枚封茅国而姓,是始。 ”二是,茆铨因战功奏报封为招讨使,才得到“茆”这 个姓氏。袁安然对这一改姓的事做了补充性的说明: “惟据南宋铨二公抱折冲之才,从名将孟 公宗政率忠顺军大败金人于枣阳,授以招讨使之职,而兹字始著,是殆薄[2]书之余误笔成文,后 遂仍而弗改欤。 ”茆铨原来叫茅铨,在封为招讨使的时候,因为书记员笔误,写成了“茆” , 茆铨以后就不再改回去了,就以“茆”为姓氏了 姓氏:怀姓 姓名:怀晓燕

祖籍:上海市金山区 现职:学生 简介:得姓始祖为叔虞。周武王将一位叫叔虞的王族分封于唐国,把商族遗民“怀姓九 宗”也赏赐给他做臣民,怀姓九宗的后代就是怀氏。并告诉叔虞对待与戎族杂处的夏遗民要 “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这就是说,在推行政令时要顺应夏人的习俗,疆理土地则要适应 戎人的成法。一说后来叔虞被改封为晋邑的首领以后,叔虞的族人中,有些人就取原封地的 怀字作为姓才形成了怀姓,故怀氏后人尊叔虞为怀姓的得姓始祖。 姓氏:醋姓 姓名:醋鹏亮 祖籍: 现职: 简介:源于地名,出自隋、唐时期新郑醋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醋沟,亦称酢沟、 酢渠,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地名,为战国时期郑国之地,以酿造业出名。位于今河南省新 郑市的东郊,在东门外一里处。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记载有“役水 (即潮河)自阳丘亭东流,经山氏城北,又东北为酢(醋)沟”的记载,说的都是同一地方。醋 沟之地毁于明朝。在清乾隆年间所撰之《新郑县志·山川志》中记载: “而今城东有小沟甚 狭而浅,沟畔多瓦砾,雨后土人往往得碎金玉及历代古钱” 。说明至清朝时期,醋沟已不复 存在。主要的原因时自然变迁,由于醋沟临近役河(潮河),每遇河水泛滥,该地即被淹没, 久而久之, 这个有着特殊含义的醋沟即被洪潮所携之泥沙淤平, 醋沟也就在人们的视野中消 失了。在居于醋沟之住民,后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醋氏。 姓氏:卻姓 姓名:卻光耀 原籍:湖北省荆门市 现职:麻城市科委 简介:以封地为姓,源于春秋时期,出自姬姓。春秋时,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 虎奋勇当先, 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 打败了翟人。 事后晋献公把郤邑 (山西泌水下游一带) 封给凶,建立郤国,为子爵,称郤子,其后遂以封地为姓,形成郤氏。见《尚友录》|《古 今姓氏书辨证》《正字通》 、 。郤氏在晋国世袭卿位,后来被晋厉公灭族,有子孙逃往楚国, 楚昭王时郤宛任左尹。其子孙后代沿袭祖姓为郤氏。 姓氏:鄢姓 姓名:鄢烈山 祖籍:湖北省仙桃市 现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简介:出自妘姓,以国名、居住地为氏。相传帝颛顼玄孙名陆终,生有六子,第四子名 求言,夏代时,求言的后人在西周时被封在鄢(今河南省鄢陵县北) ,称为鄢侯,建立鄢国。 春秋时期,鄢国被郑国灭掉,鄢君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氏,称为鄢氏。后来鄢附属于楚国, 楚国有大夫担任鄢县尹,他的子孙也称为鄢氏。 姓氏:酒姓 姓名:酒尚选 祖籍:河南长垣 现职:竞走运动员。 简介:以官名为姓氏。《周官》酒正,因官命氏。( “ ”《姓氏考略》 )酒正为《周礼·天官》

属官,掌管造酒。明有酒好德。本文引自河南人民出版社 91 年王万邦《姓氏词典》《姓氏 , 词典》第 178 页。 姓氏:高要 姓名:高要斯吐 祖籍:不知 现居住地址: 简介: (可不写) 10 年以前,在沈后.**551 部队认识的.第一次听到此姓.为中校.还有一 约 姓云的.名不知. 姓氏:漆姓 姓名:漆斯盛 祖籍:江西上高 现职:江西省都昌师范学校 简介:出自姜姓,以水名为氏。漆氏系神农(即炎帝)后裔,本姓姜.神农后四十一代 孙(即伯夷叔齐之孙)隐居漆水(今陕西省邠县西,名曰漆河)之东,后徙商丘之漆园,其 后代有的遂以水名“漆”为姓,称漆氏,漆姓便由此开始。 姓氏:山姓 姓名:山仑:中国工程院院士 祖籍:山东东龙口 现职:中国工程院院士 简介:山氏的姓源久远,至少也有 3000 年的历史,且来源不一。根据《风俗通》上记 载说,山氏,是古代烈山氏的后代,望族出于河内,此支山姓奉烈山为山姓的得姓始祖。又 春秋时楚国有个高官叫叔山冉,他的后代以他名字中的“山”字为姓,世代相传。叔山冉的 后代中也有以“冉”为姓的,所以叔山姓和冉姓,有同一个始祖。此支山姓恭叔山冉为山姓 的得姓始祖。 姓氏:植姓 姓名:植殿彬 祖籍:广东三水大塘村 现职:村民 简介:得姓始祖是勾践。夏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而有越国。勾践是春秋末越国国君,越 王允常之子,公元前 496~前 465 年在位。勾践即位后,在夫椒一役中,遭吴国反击,兵锋 大挫,退保会稽山,后用范蠡计向吴王夫差乞和。勾践返国后,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 教训,锐意灭吴雪耻。后乘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之际,发兵袭吴,继以频繁的攻扰,至公元前 473 年,勾践一举灭了吴国。旋乘胜渡淮,大会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称为霸主。周天 子使人赐胙,命为伯爵。植氏是越王之后裔,但越始封于谁在史籍上无记载,而越王勾践复 兴越国,称霸诸侯,乃春秋五霸之一,功勋殊可惊人,举措可泣鬼神,故后世植氏多尊勾践 为其始祖。广东三水大塘永平居委会土塘下村在唐朝时开始建村,距今上千年,村民均为植 姓。广东、广西两地多数植姓村庄或宗族都源自此处,据粗略统计,从土塘下村直接或间接 分支出去的村达 300 个,每年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中、后这三天。古人从 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各地前来土塘下村祭祖的车马云集。植姓在当 ) 代中国不算稀有姓氏, 据调查全国姓植的共有 70 余万人。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 2005 年的全 国姓氏数量排名,植姓在中国姓氏排行中列第 179 位。但植姓历代名人鲜少,这与其在中国 当代姓氏排名的地位不相符。 姓氏:寿姓

姓名:寿德生 原籍:浙江杭州 现职:浙江长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简介:寿姓主要分布在浙江。据史籍《风俗通》一书的考证,寿氏是吴王寿梦的后代。 吴王寿梦是春秋末期一度称霸诸侯的吴国杰出之祖,是周朝初年吴国之主周章的十四世孙。 寿氏后人尊寿梦为寿氏的始祖。 姓氏:束姓 姓名:束云章 原籍:安徽合肥 现职:实业巨子、银行家 简介:出自妫姓,由疎氏所改,而疎氏自田氏出。据《晋书?束皙传》载,古代战国时, 齐国田氏疏族改姓疎(古“疏”字的异体字) 。汉代时候有个叫疎广的人,宣帝时任太子太 傅,东海兰陵(今山东省枣庄东南)人。到了疎广曾孙孟达时,自东海为了避王莽之难,迁 居沙鹿山(在今河北省大名县境内) 。遂去疋改为束氏,称束姓,世代相传。得姓始祖:疎 广。从《晋书?束皙传》记载考证,束姓是西汉高士汉疎广是后裔。王莽末年,疎广的曾孙 孟达,对王莽篡政不满,莽“立新”后,孟达避难逃至东海沙鹿山,遂去疋改姓束,自此出 现了束姓。望族居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县) ,故束氏后人奉疎广为束姓的得姓始祖。束姓 起源于古代战国时, 和颐姓等一起派生出的, 当时属于皇家姓氏。 当时齐国有一个疎姓家族, 很昌盛,他们是束姓最早的起源。后来到了西汉时,博士疎广是当时有名的贤大夫,他就是 齐国时候疎族的后代。他的曾孙叫孟达,为了避王莽之难,从东海一带迁居到阳平(今山东 省境内,一说迁居到河北省沙鹿,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一带) 。迁居以后,就去疋改疎姓为束 姓,此为今天束姓的起源。束姓人在全国皆有分布,尤以江苏、安徽、山东等省较多。 姓氏:粘姓 姓名:粘芳模 祖籍:台湾彰化县福兴乡顶粘村 现职:村民 简介:粘姓是女真族的后裔。粘,音(nian) 。其族谱第一代为金朝之开国大将完颜粘 翰, 尔后其子孙由河南迁山东, 再从山东到福建泉州辗转来台, 现在台湾粘姓后代好几万人。 武邑、邢台在河北省,临汾、洪洞在山西省,这是北方粘氏所居住的地方,可称北方粘氏; 福建、台湾之粘氏,可称南方粘氏。北方粘氏不限于冀、晋二省,在山东省也有粘氏族人。 粘氏在北方的分布范围也很大,不次于南方粘氏。 姓氏:哈姓 姓名:哈德山 祖籍:河北河间 职位:北京“风筝哈”鼻祖 简介:哈姓起源于中亚布哈拉王族。元代住平安路同知、中奉大夫、广东宣慰使都元帅 的哈散, 任宣慰司副使的哈辛, 便分别是北宋神宗年间进入中国的布哈拉王后裔赛典赤赡思 丁的次子和孙子。多见于蒙古族、满族、回族。 姓氏:黑姓 姓名:黑毅

祖籍:湖南常德 现职: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简介:源于突厥族,唐开元六年(公元 718 年),唐玄宗李隆基诏见了在唐学习的苏禄汗 国学子,予以嘉勉,并按其部族原称谓,赐其为汉姓黑氏。该批学子中留居中原者,遂以唐 皇赐姓为姓氏,称黑氏,是较早形成的黑氏一族。后该支黑氏在五代十国时期曾出一达官贵 人,因为人处世刚直不阿而得罪了权贵,获罪灭九族。有正直友人见怜,从中帮忙,其二幼 子得以逃脱,为避难遂改姓为“默氏” 。这二子为保留血脉,一留北方,一去南方。留北方 者即在今河北省新乐县生息,去南方者据称在湖南地区繁衍。该支黑氏分支默氏。 回族黑氏,据著名回族学者金吉堂所著的《伊斯兰教民族说》一书中称: “也黑迭儿(修 建元的领监宫殿)之后裔姓黑。 ”元朝时期任丹阳县达香花赤的黑的儿,清朝时期任象山协副 将的黑鸣凤、任山西大同守备的黑永德,都是不同祖源的黑氏回民。该类回族黑氏,皆属于 以先祖名字首音的汉化谐音字为姓氏,称黑氏。 黑氏在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广有分布。 姓氏:侴姓 姓名:侴纪范 原籍:湖南长沙 现职:中国科学院院士 简介:汉族侴氏源于春秋时期楚国司法执刑官侴,即侴吏。侴吏,是楚国“五刑”执刑 官的称谓,就是俗称的刽子手,专司执行重刑之五刑,即极刑。在典籍《康熙字典》中记载: “侴,敕久切,音丑,姓也。 ”据史籍《姓觽·二十五有》记载: ‘侴,汉时本姓侴,改 “: 姓俞。: ’‘司徒掾俞连,一作侴连。是改姓自连始。”据 1992 年长沙《丑氏嗣裔录》的编撰 ’ 者注释, 湖南长沙侴氏始迁祖侴魁武以上世系无文献可徵。 因而侴氏之源是一个有待考证研 究的历史问题。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有侴姓。 姓“侴” (音“丑”, ) 姓氏:黑姓 姓名:黑毅 祖籍:湖南常德 现职: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简介:源于突厥族,唐开元六年(公元 718 年),唐玄宗李隆基诏见了在唐学习的苏禄汗 国学子,予以嘉勉,并按其部族原称谓,赐其为汉姓黑氏。该批学子中留居中原者,遂以唐 皇赐姓为姓氏, 称黑氏, 是较早形成的黑氏一族。 后该支黑氏在南北朝时期曾出一达官贵人, 因为人处世刚直不阿而得罪了权贵,获罪灭九族。有正直友人见怜,从中帮忙,其二幼子得 以逃脱,为避难遂改姓为“默氏” 。这二子为保留血脉,一留北方,一去南方。留北方者即 在今河北省新乐县生息,去南方者据称在湖南地区繁衍。该支黑氏分支默氏。 回族黑氏,据著名回族学者金吉堂所著的《伊斯兰教民族说》一书中称: “也黑迭儿(修 建元的领监宫殿)之后裔姓黑。 ”元朝时期任丹阳县达香花赤的黑的儿,清朝时期任象山协副 将的黑鸣凤、任山西大同守备的黑永德,都是不同祖源的黑氏回民。该类回族黑氏,皆属于 以先祖名字首音的汉化谐音字为姓氏,称黑氏。 黑氏在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广有分布。 姓氏:法姓 姓名:法惟刚 祖籍:山东省胶州市

现职: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简介:得姓始祖为法章。法姓起源于战国时期。战国时齐国成为田姓之国,以代姜姓、 田姓本为妫姓, 是禹王之后。齐国君主襄王名法章, 田齐时代, 大约有一百五、 六十年时间, 后秦国灭齐统一中国。秦国灭齐后,子孙为避免仇杀,不敢姓田,乃以其祖齐襄王田法章之 名为姓,遂成法姓,称法氏。故法氏后人奉法齐为法姓的得姓始祖。法姓现主要分布在山东 胶东地区。 姓氏:陀姓 姓名:陀华详 原籍:广西苍梧沙头 现职:广东珠海市规建局 简介: 疑为两广百越古姓之一。 据估计有一万多人, 分布在广东高州,罗定,广西容县, 芩溪,苍梧京南.狮寨昭平马江,为梧州市长洲沙庄大系。广西贺州市大平,水口乡,苍梧 沙头,六堡,石桥镇为日隆公大系。贺州市开山,桂岭镇为启通公大系。 (三公或为父子, 叔侄兄弟资料不详) 。贺州市富川县富阳镇,钟山县清塘镇大约有五百至一千人口。 (没有联 系)湖南省江华县,广东省斗门县乾务镇。四川省均有陀姓族人,没有联系。以上调查均为 陀梦庚先生编陀氏族谱资料提供。 姓氏:雒姓 姓名:雒树刚 原籍:辽宁沈阳 现职:中共中央宣传部 简介:雒,国名纪,雒国,任姓,或作络、洛。 ”可见,雒、络、洛诸姓氏皆同源于古 雒国。古雒国,即黄帝之子任所建之国,位在古雒水,即洛河,发源于古漳山(今陕西雒南 华山东麓)。 姓氏:歹姓 姓名:歹成仁 祖籍:甘肃岷县 现职:不详 简介:在元史中,常见蒙古姓氏多有"歹"的记载,明代在蒙古人融入中原民族大家庭之 后,改歹为姓也就不足为奇了。今河南、云南、甘肃均有歹姓。 姓氏:迮姓 姓名:迮宗良 祖籍:安徽省凤阳县黄泥铺镇勤丰村迮安队 现职:村民 简介:迮,普通话读 z ?,方言念 z á。外地人都说没听见过“迮”姓, 《百家姓》上 也没有。一般字典上也没有注释为姓氏用字。由来:迮,以山名为氏,亦作窄、笮。风俗通 义:战国时期,楚有笮伦。三国·吴志载,汉中有笮融,丹阳人。另以族号为氏,据姓氏考 略云:蜀有笮夷,其后入中原者,以笮为氏。通志氏族略谓:吴郡有此姓。姓氏考略云:迮 氏望出陇西郡。 另一民民间说法待考:元末农民大起义,群雄纷起,反对元蒙政府,元顺帝逃往塞北, 在中原的蒙古族达官贵人也四散逃跑。河南有一蒙古家族迁移到吴江,避居南莘塔村。为防

备不测,只得放弃蒙古族姓氏,改用汉字“迮”姓。据说,他们的祖先居住在中原近百年了, 早已熟悉汉文化。起先选择“昨”字作姓,寓意“不忘昨天” 。后来又觉得不妥, “昨”字易 遭人猜疑。联想到全家族千里迢迢跋涉到江南,于是去掉“日”字,加走之底成“迮”字。 而“迮”字本意逼迫、仓促,又有半个“昨”字。一个“迮”字隐含家族命运的几重意义, 最恰当不过了。自元末明初至今 600 百年间,迮氏家族一直定居在莘塔、芦墟一带,少数 后裔分居周庄、黎里等。史料记载的迮姓人物有:迮原霖,明洪武年翰林院编修。迮绍原, 清初仗义安葬杨廷枢。 迮云龙, 居甘溪村池上, 乾隆朝内阁中书; 其族兄迮灏有 《淮南倡 ( 唱 ) 和集》行世。迮尚志曾是陆燿的老师。迮朗,嘉庆朝凤阳府训导。迮鹤寿,道光年以文名于 乡。 据网络资料,此姓虽稀有, 但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常见于江苏、上海、安徽以及山东。 姓氏:昝姓 姓名:昝圣达 原籍:江苏南通 现职:江苏综艺集团 简介:古羌族姓氏。以羌族部落名为姓,源于四川古蜀人。春秋时,蜀中有部落,以昝 为名。后中原文化进入蜀中,昝部落族人均取姓随昝,成为四川土著的姓氏,而离开蜀中的 昝部落人便以部落为姓氏,成为昝姓最大的一个源流。甘肃甘南州临潭县,解放前还有昝姓 土司。安徽至今尚存昝寨—散落的古羌族后裔村落,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李兴镇。另南 北朝后魏有鲜卑族叱卢氏、昝卢氏,入中原后均改为昝氏。据网络资料,昝姓虽然属于稀有 姓氏,但全国各地分布相当广泛。集中分布于四川、甘肃、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安徽、 河南等地。 姓'昝'(音'攢') 姓氏:城 姓名:城仲模 祖籍:台灣台南 现居住地址:台北 简介:台灣司法院副院长 據說城姓來自日本,不知是否為真? 姓氏:禤姓 姓名:禤国维 祖籍:广东三水 现职:广东中医药大学 简介:禤,在普通话读音是(xuan,音轩) ,广州话读音是(圈) 。禤姓有为纪念先祖南 越王赵佗”的说法,依知道的情况来看,也比较可信。现在不少禤氏祠堂或神龛上书的多是 “南越郡”字样。因为文化程度较低及其他原因,禤氏长辈都说不清楚这“南越郡”是甚意 思,只知道是先辈留下来的。大家知道赵佗是南越的第一代国主、皇帝。后来尊汉而削去帝 号。但是在其治下的 80 多年,南越发展甚快。如果禤姓先祖是赵佗,那么禤姓真的是不折 不扣的岭南土著居民。禤姓虽属于稀有姓氏,大陆分布的地方主要在两广地区。香港,台湾 也有分布。海外的美加,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法国等都有分布。 姓氏:冼姓 姓名:冼星海

祖籍:广东番禺 职务:作曲家 简介:冼(xiǎn)姓出自古代南方高凉少数民族姓氏。据万震《异物志》说: “广州南 有贼曰俚, 此贼在广州之南, 苍梧、 郁林、 合浦、 宁浦、 高凉五郡中央, 地方数千里。 这 “数 ” 千里”之地位于西江以南。在梁、陈、隋时,这一带土著居民以俚人为主,也有后来分别称 为僮(壮) 、瑶、黎人和汉人共居,他们的文化经过通婚、融合,形成了共同的信仰,敬奉 远古祖先名叫盘瓠,尊称“盘王” 。盘瓠是神农氏后裔高辛氏的女婿。此区域的俚人和其后 的僮(壮) 、瑶人,均以盘瓠为祖先,以其狗头人身的头像为旗帜,北方的汉人讹音称之为 “高凉人” 。秦始皇时进军统一岭南。岭南之地土著居民称为“百越”人,又以所居地域分 别称为“山越”“瓯越”“骆越” 、 、 。东晋元兴年间,著名的清廉官吏广州刺吴隐之以人格力 量感化高凉俚人,召其首领冼劲率领部队出为广州刺史府中兵参军。东晋元兴三年,流贼卢 循率众攻广州,冼劲领扬威兵五百人出战,兵败被执,骂贼不屈而死。刘裕受晋禅位,建立 宋(南朝) ,追封广州死难将领冼劲为曲江县侯,以冼劲遗孤冼承烈袭爵。冼 英:冼夫人冼 英是岭南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她生于南北朝时期,是广东高凉郡(今阳江一带)人。她 的家族“世为南越首领,部落十作万家”《北史·谯国夫人洗氏传》,她本人 15 岁时就成 ( ) 为部落酋长。当时的罗州(今广东省化州县一带)刺史冯融是朝迁派遗的官吏,因“他乡羁 旅” ,故“号令不行” 。冯融只得运用联婚的方法,笼络越人中的上层人物。他亲自登山向冼 氏求亲。冼氏少年酋长冼英遂与其子冯宝成婚。从此, “俚人始相率受约束” 。冯宝任高凉太 守,冼夫人使协助他处理政务, “政令有序,人莫敢违” ,人民安居乐业, “蕉荔之墟,弦诵 日闻” 。冼姓望居南海郡(秦置南海郡,治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西南一带。赵陀据其地建 南越。汉武时再置。隋唐有广州。隋为番州,南海郡) 、高兴郡(今广东省化州市) 。冼姓主 要分布于今广东、广西、海南省。广东冼姓主要分布于茂名、湛江、广州、阳江、江门、云 浮、肇庆、佛山和珠海等地。 姓氏:镇姓 姓名:? 原籍:湖北咸宁马桥乡 现职:? 简介:镇姓,现在比较有规模的镇姓后人聚居地有咸宁,松滋,云南,枝江,成都,西 安和湘西等。集中分布在湖北省松滋市各乡镇 (西斋镇居多) 和咸宁市咸安区、沙市、枝江、 巴东、公安五峰以及湖南的石门、澧县,四川的巫山等地也有少量居住。过去的《百家姓》 中找不到镇氏此姓,只有“康熙字典”镇字条目中载: “唯有湖北松滋有此姓” 。据说出了举 人镇美锦(松滋第四世祖)以后,才把 “镇”字列入《万姓谱》的。镇氏家族在过去由于 人少,加上经济贫穷,历代多次迁移等原因,对于家族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一直没有较详细 的文字记载,也无家谱可查(松滋和咸宁各自有谱) ,只是先辈一直在向后辈述说: “我们是 女真族,是金人,所以姓金真,即镇姓。镇氏是洪武三年( 1363 年)由四川巴县娥眉山大 栗树迁来松滋,远祖有谷玺公、谷玉公两人??” 。 姓氏:淳姓 姓名:淳杰 原籍:四川苍溪 职务:中国民航成都管理局 简介:炎帝之妻葈水氏听詙,又曰奔水氏,生子临魁、董权、会魁、斗临、邛、柱、起、 娲(女)等十三人,其他今无可考。炎帝分封给他们十三个支国,即:怡、伊、纪、淳、甘、 州、舟、骀、戏、向、薄、列、赖。因此,淳氏源于炎帝,并得国,若以国为氏,其得姓历

史十分古老、久远,已历五千余年。据《当代百家姓》记载: “淳姓的来源有两支,其中之 一相传与远古帝王夏禹的后代淳维有关,姓氏来源于他的名字。另外,相传炎帝的后代中有 人在西周初年被封在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 ,后在春秋时被杞国灭亡。亡国后的淳于国贵 族为了纪念故国,便以国名为姓氏,姓淳于或淳,从而成为淳姓人的一支。历史上,淳姓以 吴郡、河南为郡望,当代则分布在四川、云南、安徽、广东、江西、湖北、台湾等省。 姓氏:荚姓 姓名:荚长斌 原籍:? 现职: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简介:原系郏姓,周分定鼎之支系,原籍江西,自始祖荚四郎公于南宋末年为避战乱入 闽,去耳加草为荚姓。 姓氏:牙姓 姓名:牙韩高 原籍:壮族 现职:广西大学 简介: 《姓觿》引《姓考》以牙氏出齐灵公之子公子牙之后,并臆说也。壮族、景颇族、 东乡族姓。源出不详。当代,主要分布在广西、青海、甘肃省。在壮、景颇、彝、羌、东乡 等少数民族中也有所见。 姓氏:神 姓名:神敖明 祖籍:蒙古 现居住地址:江苏丹徒县 简介:元朝覆灭后,没有能够返回蒙古的蒙古族受到明军报复性的追杀,有一个蒙古人 带着家人东躲西藏,颠配流离到了江苏,在一次明军搜查的时候,在万分危急时,他们躲进 一个庙宇的神像后面,其他蒙古人都被抓到,而他们却神奇的逃过一劫。后来终于在丹徒辛 丰落脚,蒙古姓名当然不能再用,于是乎就用了”神 “姓,表示心中对神像充满敬仰和感激。 姓氏:是 姓名:是志刚 原籍:江苏常州 现职:武进职业高级中学 简介:不久前,几位常州姓氏文化研究专家为此追根溯源,终于在常州武进区焦溪镇北 沙河村一农户家中发现了一部保存完整的《江苏是氏宗谱》 ,该宗谱共 18 卷,线装木活字本 18 册,保存在一只樟木谱箱内,前盖上有篆书“江苏是氏宗谱”和“四维堂珍藏”等字样, 为民国时期重修。姓氏专家研究后发现,常州目前是全国 “是”姓人群的主要聚居地。从 史料记载可见,是氏来源为二:一为春秋时齐国氏姓大夫之后,三国时氏仪改氏姓为是姓, 其后裔世代姓是,原因是氏仪在北海郡“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太守)孔融嘲仪:言氏 字民无上,可更为是,乃遂改焉”《江苏是氏宗谱·姓氏志》。二为有姓“是云”改为是姓。 ( ) 常州地区的是姓来源,据《江苏是氏宗谱》记载,其远祖即为三国时是仪。至唐代大历年间 有是仪裔孙是光,官秘书监少监,配赵氏,生二子怀德、怀衡,子孙居山东。常州是姓奉是 光为第一世。唐度宗时有是镳、是钟兄弟。宋代有是彬、是标兄弟居武昌。元末,群雄割据,

张士诚部将莫天佑占据无锡, 朱元璋大将徐达大军围攻无锡并将屠城, 时有是讷庵公劝说莫 天佑应顺大势,献城降明,免除数十万生命之涂炭。为此,明太祖朱元璋亲书“克昌厥后” 和“克迪光前”赐给是讷庵以资奖励。是姓,是已有 1800 年历史的姓氏, 《中国姓氏大全》 将其列为“罕见姓” 。据统计,目前全国是姓人口约有 8000 余人,许多县、市没有此姓,而 在常州及其邻近的无锡、江阴、宜兴等地,是姓人口约有 4000 多人,可见常州的是姓为全 国是姓人口的 50%。 姓氏:荡姓 姓名:荡瑞琴 原籍:河南许昌东张潘乡 现职:教师 简介:春秋时,商宋有荡邑(河南睢县) ,宋桓公御说封其三子公子荡于此,为荡邑大 夫。宋襄公即立拜其弟公子荡为宋司城,史称其为“司城荡” 。公子荡文武全才,助兄宋襄 公扶齐伐曹,两会诸侯,称霸天下。公子荡之子公子寿,因不肯陪伴昏君宋昭公左右而辞去 司城官职,让儿子荡意诸袭世职。荡意诸以祖父封邑为姓,是商宋荡姓之始。唐时,荡氏为 避唐太宗庙号,部分荡人改为阳氏,吐蕃大将荡没藏降唐后,亦改称阳没藏。荡氏,今已经 成为了十分罕见的姓氏,除在河南、河北、陕西、福建这四个省份发现有零星几户荡氏族人 以外,其余荡氏均已融入到汤氏一族之中了。 姓氏:巢姓 姓名:巢志鸿 原籍:江西省九江市 现职:消费者协会 简介:得姓始祖:巢父。巢氏发源于巢湖,是以地为姓的姓氏。巢湖在安徽省境内,自 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名川大泽之一。根据历史记载,巢湖在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殷、周时期,是 巢国的所在地。春秋末期,巢国被吴国所灭,巢国的后裔,也就依照当时的习惯,以故国号 为氏而姓了巢。 巢氏的来源还有另一种说法, 过去一部分姓氏学者把巢氏的源流推溯到上古 时期的有巢氏。有巢氏是教人们构木为巢定居,有功于民族进化,这在《韩非子·五蠹》及 其它古籍上都有记述。 《姓谱》上记载,巢姓是有巢氏的后代,或者说是巢国的后代,尧时 有巢父,夏殷时有巢国。根据《姓氏考略》上的记载,巢姓是以国为氏,望族出于彭城。巢 姓的始祖以树为巢,而寝其上,号曰巢父,他的后人就以巢为姓。故巢氏后人奉巢父为巢姓 的得姓始祖。巢姓现在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南、广东。 姓氏:玉姓 姓名:玉志强 祖籍:广西南宁 现职:壮族 简介: 1.壮族中的玉姓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均为壮族.起源传说不一,待考。 2.汉族中的玉姓 目前所知的玉氏资料不一致,起源待考。 3.回族中的玉姓 回族中的玉姓原为闪姓,后被赐姓玉。 “宣化有回教望族姓玉,自言姓闪,赐姓玉。 ”---《回教民族说》

在元代,玉氏有镇国上将军、前卫系军都指挥使玉哇失、散曲家玉元鼎(原名阿鲁 丁)等人。玉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 4.满族中的玉姓 满族中的玉姓,传说来自“哈斯”“哈斯”满蒙文含义就是“玉”的意思。 , 5.傣族中的玉姓 傣族中的玉姓,是傣族现在的四大姓之一。 6.朝鲜、韩国玉姓 朝鲜、韩国玉姓。朝鲜王姓原是大姓,曾是高丽王朝的国姓。传说后来高丽被李朝 灭亡,李成桂迫害王姓国人,于是王姓族人大多改姓:加一点变“玉” 、加人字变成“全” 、 “金” 。 姓“灶” 湖南某床具有限公司客户服务部经理灶有明,跟“灶王爷”同姓“灶” ,全国罕见。灶 有明本姓黄,出生时,父母给他取名黄翔。由于他自小体弱多病,爱子心切的母亲经常带他 四处算命,求神拜佛保佑儿子平安。他 10 岁时,家里来了个云游和尚。和尚说“这个孩子 要长大成人,必须改变姓名,寄养在‘灶王爷’名下” 。就这样,他妈妈给他改名换姓叫“灶 有明” 因姓特别, 。 这个怪姓给他带来了许多乐趣。 据介绍, 他考上湖南某大学后, “灶” 因为 这个姓很怪,他成了校园里无人不知的名人,很多外系的同学还经常来看稀罕。 “高中同学 给我写信, 只要在信封上写上学校名称和我的名字, 收发室的老师就能准确地把信放到我的 信箱里。 ”参加工作后,同事们都对他的姓很好奇。有人问他: “你姓‘杜’吧?怎么把名字 写错了?”到名片店定做名片时,名片店的年轻小姐也大吃一惊: “还有这样的怪姓,名片 做好了我一定要拿一张收藏。 ”他跟客商洽谈生意时,一递上名片,对方马上就会记住他, 以致下一次见面时对方一见到他就打招呼: “您就是那个姓灶的吧?”生意上,他比别的竞 争对手多了一个“亮点” 。 “鸡”姓怎么来的 谢钧祥说,鸡姓是广西特有的罕见姓氏,有报道说是壮族的“鸡”姓。据《中国姓氏大 全》记,鸡姓,现代上海有。现已知云南也有鸡姓,广西东兴县有 1000 多人姓鸡。防城、 钦州、崇左等一些市县也有少许。 鸡姓者最初其实姓奚,高始祖叫奚廷拱,原籍山东。明朝永乐年间,为抵御倭寇对我国 东南沿海的侵袭, 朝廷在各省征集名将, 奚廷拱以武举出身应征从军。 后来随军转战到广西, 奉命任南宁总戌。 再后来的时候,因为朝廷政权更迭,退出官场的奚廷拱带着子嗣到了迁龙寨定计庄(现 邕宁苏圩一带)扎根谋生,后演变为鸡姓。 到底鸡姓由来是怎么样的,目前还没有权威考据。但大多数的鸡姓人都认同鸡姓是由 “奚”姓演化而来的, “奚”姓才是老祖宗的姓氏。 最稀有的 4 个姓氏 “接、伯、脱、须”成为最稀有的 4 个姓氏。 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还发布了有关中秋节的姓氏调查结果。 海上升明月, “ 天涯共此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姓氏,其中明和时是罕见姓氏,人数在 12 万以上,其他的 都是属于稀有形式,人数在 12 万以下。 此外,全国有 17 人名叫嫦娥,叫吴刚的有 3.2 万人之多。 “后羿”这个姓名已经消失不 见。但是姓氏“后”并没有消失,全国共有 3.9 万人拥有这个姓氏。 中国古代复姓大全 a 安陵 安平 安期 安阳 b 白马 百里 柏侯 鲍俎 北宫 北郭 北门 北山 北唐 奔水 逼阳 宾牟 薄奚 薄野

c 曹牟 曹丘 常涛 长鱼 车非 成功 成阳 乘马 叱卢 丑门 樗里 穿封 淳子 d 答禄 达勃 达步 达奚 淡台 邓陵 第五 地连 地伦 东方 东里 东南 东宫 东门 东 乡 东丹 东郭 东陵 东关 东闾 东阳 东野 东莱 豆卢 斗于 都尉 独孤 端木 段干 多子 e 尔朱 f 方雷 丰将 封人 封父 夫蒙 夫馀 浮丘 傅余 g 干已 高车 高陵 高堂 高阳 高辛 皋落 哥舒 盖楼 庚桑 梗阳 宫孙 公羊 公良 公 孙 公罔 公西 公冶 公敛 公梁 公输 公上 公山 公户 公玉 公仪 公仲 公坚 公伯 公祖 公乘 公晰 公族 姑布 古口 古龙 古孙 谷梁 谷浑 瓜田 关龙 鲑阳 归海 h 函治 韩馀 罕井 浩生 浩星 纥骨 纥奚 纥于 贺拨 贺兰 贺楼 赫连 黑齿 黑肱 侯 冈 呼延 壶丘 呼衍 斛律 胡非 胡母 胡毋 皇甫 皇父 j 兀官 吉白 即墨 季瓜 季连 季孙 茄众 蒋丘 金齿 晋楚 京城 泾阳 九百 九方 睢鸠 沮渠 巨母 k 勘阻 渴侯 渴单 可汗 空桐 空相 昆吾 l 老阳 乐羊 荔菲 栎阳 梁丘 梁由 梁馀 梁垣 陵阳 伶舟 冷沦 令狐 刘王 柳下 龙丘 卢妃 卢蒲 鲁步 陆费 角里 闾丘 m 马矢 麦丘 茅夷 弥牟 密革 密茅 墨夷 墨台 万俊 昌顿 慕容 木门 木易 n 南宫 南郭 南门 南荣 o 欧侯 欧阳 p 逄门 盆成 彭祖 平陵 平宁 破丑 仆固 濮阳 q 漆雕 奇介 綦母 綦毋 綦连 祁连 乞伏 绮里 千代 千乘 勤宿 青阳 丘丽 丘陵 屈 侯 屈突 屈男 屈卢 屈同 屈门 屈引 r 壤四 扰龙 容成 汝嫣 s 萨孤 三饭 三闾 三州 桑丘 商瞿 上官 尚方 少师 少施 少室 少叔 少正 社南 社北 申屠 申徒 沈犹 胜屠 石作 石牛 侍其 士季 士弱 士孙 士贞 叔孙 叔先 叔促 水丘 司城 司空 司寇 司鸿 司马 司徒 司士 似和 素和 夙沙 孙阳 索阳 索卢 t 沓卢 太史 太叔 太阳 澹台 唐山 堂溪 陶丘 同蹄 统奚 秃发 涂钦 吐火 吐贺 吐万 吐罗 吐门 吐难 吐缶 吐浑 吐奚 吐和 屯浑 脱脱 拓拨 w 完颜 王孙 王官 王人 微生 尾勺 温孤 温稽 闻人 屋户 巫马 吾丘 无庸 无钩 五 鹿 x 息夫 西陵 西乞 西钥 西乡 西门 西周 西郭 西方 西野 西宫 戏阳 瑕吕 霞露 夏 侯 鲜虞 鲜于 鲜阳 咸丘 相里 解枇 谢丘 新垣 辛垣 信都 信平 修鱼 徐吾 宣于 轩辕 轩丘 阏氏 y 延陵 罔法 铅陵 羊角 耶律 叶阳 伊祁 伊耆 猗卢 义渠 邑由 因孙 银齿 尹文 雍 门 游水 由吾 右师 宥连 於陵 虞丘 盂丘 宇文 尉迟 乐羊 乐正 运奄 运期 z 宰父 辗迟 湛卢 章仇 仉督 长孙 长儿 真鄂 正令 执头 中央 中长 中行 中野 中 英 中梁 中垒 钟离 钟吾 终黎 终葵 仲孙 仲长 周阳 周氏 周生 朱阳 诸葛 主父 颛孙 颛顼 訾辱 淄丘 子言 子人 子服 子家 子桑 子叔 子车 子阳 宗伯 宗正 宗政 尊卢 昨和 左人 左丘 左师 左行 刘文 额尔 达力 蔡斯 浩赏 斛斯 夹谷 揭阳